“乌兰牧骑+”流动的文明实践
内蒙古新闻网  19-11-29 15:4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阎安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系副教授

  苏尼特右旗是第一支乌兰牧骑的诞生地。苏尼特右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它的特点、核心就是以“乌兰牧骑+”来建设牧区流动的文明实践体系。该体系以“乌兰牧骑+”专业志愿服务为抓手,集结“乌兰牧骑+”流动志愿服务网络资源,以“引领新时代志愿服务进基层”“弘扬乌兰牧骑精神遍神州”为两大核心志愿服务系列,创新乌兰牧骑服务模式,丰富激活文明实践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融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和专业资源,促进草原上流动的文明实践、舞台上流动的文明实践遍地开花,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效益化,形成具有牧区特色的流动文明实践品牌。

  构建“1 + 10”流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该志愿服务网络在草原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对基层农牧民需求信息的梳理汇总的基础上,依托乌兰牧骑下基层演出的契机,做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志愿服务”,联动专业志愿服务队共同下基层服务群众,创新拓展乌兰牧骑传统的服务模式,在实现乌兰牧骑更好文艺演出的同时,联动发挥专业志愿者的特长、优势及资源,更好地解决农牧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10”流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搭建起了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与农牧区群众之间的供需对接平台,根据基层农牧民的具体需求,由乌兰牧骑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专业志愿队伍组建对接服务团队,共同打造实施志愿服务项目,以更好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长效性发展,推动新时代乌兰牧骑事业在继承创新方面走向新突破。

  乌兰牧骑遍神州志愿服务项目。为更好履行新时代乌兰牧骑使命,苏尼特右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联动“业余乌兰牧骑+小小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文化交流使者”文艺志愿服务力量,发起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遍神州志愿服务项目,旨在发挥草原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的文脉传承精神,发挥老艺术家们的“传帮带”作用,传承乌兰牧骑的技艺,弘扬乌兰牧骑的精神,让乌兰牧骑走向更广大的舞台,让文明实践跟随着文化交流使者的脚步走出草原,让全世界人民有机会聆听乌兰牧骑的故事,聆听新中国的声音。

  通过一年的试点工作,苏尼特右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形成以“乌兰牧骑+”为主题内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志愿服务体系,为打造“流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新思路和新举措,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传承创新“乌兰牧骑+ ”专业志愿服务,引领红色文明实践。依托原有乌兰牧骑流动演出和服务载体,联动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的力量,搭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与农牧区群众之间的供需对接平台,打通农牧区服务信息传送渠道,“润物细无声”将志愿服务重心放在平时、沉到基层,进一步推动基层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引领红色文明实践在苏尼特草原遍地开花,扩展和发挥基层农牧区文明实践的覆盖面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二是广泛联结“乌兰牧骑+ ”流动志愿服务网络,引领文明新风尚。通过联动“1+10”流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业余乌兰牧骑+小小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文化交流使者”等一切可为的服务力量,形成了在苏尼特草原、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流动的志愿服务网络。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流动文明实践的各个角落,新时代乌兰牧骑精神引领激发越来越多人们的互助精神和服务意识,让文明实践蔚然成风,使得“人人志愿”成为苏尼特右旗新风尚。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