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关注!电子产品正在废掉农村娃》,文中观点鲜明地指出: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正沉迷于电子产品,进而引发近视高发、身体变差、精神颓丧、孤独自闭、价值观混乱等多重问题。
文章发出之后,评论区网友深以为然,纷纷说出自己身边真实的事情。不夸张地说,电子产品之患快要或已经达到人人痛恨的地步。但是,真如洪水猛兽?未必!
首先,任何事物有两面,我们不能单纯放大缺点而轻视优点,对待新兴电子产品,我们要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去看待它、认识它、对待它。包容就是为新生事物向着好的方向培育土壤;审慎就是管好管住该管的事,不让新事物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触碰到了底线。
再者,电子产品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便利,例如共享单车、外卖;给社会带来了新红利,例如电商。我们甚至已经习惯了随时拿手机、处处用网络的生活。
当然,不可否认,电子产品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新挑战、新问题。如同文中所说,网络信息会对孩子的价值观塑成有不良影响,会让孩子们的体质下降,会让孩子们缺少与家人沟通的机会,进而发出电子产品会毁掉农村娃的担忧之声!
如何正确看待电子产品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都直接影响到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为此,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认识、去看待、去使用电子产品。
首先,善待电子产品。电子产品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我们不可能开科技的倒车,将一切新生问题归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弊端。从很多问题案例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亲人的缺位才是让电子产品趁虚而入的关键所在,不能将问题全然归责于电子产品。诚然,网络游戏刺激到孩子们爱玩的天性,网络信息吸引到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但问题真正的症结在于,他们长期处于自我认同低、孤独感强烈的状态,同时缺少亲人情感关怀,只能从虚拟世界中找寻自我。因此,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正确看待电子产品。
其次,善用电子产品。如今是知识服务业创新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课程的渠道更多元了,更方便了,甚至更便宜了,成年人下班后就可以参加office培训课程,未成年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有问题能及时被解答,有想法能及时被捕捉到。因此,善用,可以让电子产品变成自我提升的利器。
最后,善管电子产品。当然,家庭和学校应积极把好尺度,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和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规定未成年人使用场合,积极帮其养成自律习惯,为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创造一个可控的环境,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预期。
风物长宜放眼量,毋庸置疑,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只要能加以利用,辅以巧用、善用,把握好“审慎”和“包容”的边际,就一定会化隐患为利器,得到我们期待的结果。(哈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