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旗党员干部讲奉献践初心
内蒙古新闻网  19-11-30 19:2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讲奉献、践初心,一直以来都是阿荣旗广大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尤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旗党员干部更加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无论是在职党员、退休党员,还是无职党员,个个都秉承“爱学习、肯吃苦、敢争先”的阿荣精神,讲奉献、勇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职党员奔波忙碌

  “他对我的帮扶非常到位,有啥困难只要我吱声就好使,我现在病也好了,我一定要把日子过好,回报帮扶我的人。”这句朴实的话语,是阿荣旗亚东镇六家子村村民梁延江对他的帮扶干部文慧军的真心评价。

  文慧军是阿荣旗委党校管理员、亚东镇六家子村扶贫帮扶干部。自2016年来到亚东镇六家子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他热心帮助贫困群众联系就医、发展生产、捐钱捐物,用心、用情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将脱贫攻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六家子村村书记高明成说:“文慧军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能力强,跟村民联系得非常好,对帮扶的贫困户帮助也很大。村里要有什么工作要求,他也非常热情地去做,不愧为党的好干部。”

  现在,文慧军包扶的5户贫困群众不仅已经全部脱贫了,而且都各有各的产业,年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日子渐渐好起来,文慧军也表示还要持续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帮扶工作不会间断。

  退休党员发挥余热

  “夕阳无限好”、“最美夕阳红”……在阿荣旗就有很多“夕阳”因为发挥着余热而被群众称赞。今年73岁的牛玉兰,是阿荣旗那吉镇老年体协常务副主任,也是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20多年来,牛玉兰仍然一心向党,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发挥自己的余热,不管在什么地方,还是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听说谁有困难,她总是最先忙活的人,赢得了居民群众的认可。

  阿荣旗那吉镇居民安明姬说:“牛大姐对我们非常关心、关照,我们舞蹈队说上哪去表演,她就给我们买水什么的;服装不够的时候,她自己张罗钱买服装,支持我们演出,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从2009年开始,牛玉兰担任那吉镇老年体协常务副主任,负责10个社区的文体工作,经常帮助大家排练各类节目,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一名老党员的宗旨。在那吉镇的各个社区,只要一提起牛玉兰,居民们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夸她是好党员、好干部。老辈人称她“牛大姐”,小辈人称她“牛阿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70多岁的老人,本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牛玉兰却在社区仿佛有干不完的事,使不完的劲,不断为社区做有益的工作。从牛玉兰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党员的不平凡,勤勉、无私、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的真实形象。

  无职党员奉献爱心

  阿荣旗社会组织党总支副书记、阿荣旗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党支部书记常金德2002年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但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积极带领志愿者组织开展一系列爱心助学、助残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用爱心点亮城市的文明之光。阿荣旗那吉镇新兴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华说:“常金德组织爱心志愿者对辖区和辖区之外的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也做了很大的贡献,很多居民群众都称他为坚强的爱心使者。”

  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了常金德生活的全部。在他的带领下,阿荣旗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在全国志愿服务网实名注册志愿者167人,挂牌爱心商家42家,通过爱心衣柜、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爱心助学、助残扶贫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记录服务时长达到5184小时,为推动阿荣旗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常金德说:“因为在自己最难的时候得到过社会的帮助,所以一直想抱着这颗心去帮助一下那些和我一样曾经有过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的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奉献爱心的路上,他的脚步不会停歇。阿荣旗所有党员干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脚步都更加坚实。(李刚)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