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百姓的贴心人
内蒙古新闻网  19-11-30 19:3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为扎实开展旗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学做结合、查改贯通”,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2018年,阿荣旗旗委开展了以“服务农民群众、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不忘初心做百姓贴心人”活动,他们强化调研走访,摸清基层实情;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根源;强化整改落实,解决实际困难。在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躬身一线,用忠诚和担当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成为百姓为之点赞的贴心人。

  ——题记  

  支部发展好舵手百姓致富带头人

  初见郑本国,你绝不可能把他和村党支部书记联系在一起。瘦高个,近视镜,和那一身掩藏不住的书卷气,让他看上去更像一个中学教师。

  2011年当选为阿荣旗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阿荣旗第十四届人代会代表,所在白桦泉村党支部也于当年被评为“旗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旗科技局选聘为科技特派员;2013年被自治区宣传部、文明办评为全区“百佳文明农牧民—尽责实干好村官”荣誉称号;2016年当选为阿荣旗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同年又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2017年被呼伦贝尔市政府授予首届“百名领军人才”称号、第七届“全市优秀乡土人才荣誉”称号等,这些荣誉的取得既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他扎根基层继续努力的动力源泉。2018年8月由中央组织部主办的“边疆民族地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成为阿荣旗唯一一个参加此次培训班的村党支部书记。

  针对白桦泉村一些坡地、荒山、退耕地等资源闲置,郑本国日思夜想,认为发展中草药种植是条路子。于是,他亲自带领有发展中草药意愿的村民代表去河北安国、赤峰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并组织召开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宣传动员村民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2011年,白桦泉村成立了由郑本国担任理事长的“白桦中草药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40余户,到2019年,全村中草药种植面积近4000亩。2012年,白桦中草药产销专业合作社获评呼伦贝尔市级示范社,2013年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二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荣获国家级示范社。

  郑本国通过积极向扶贫部门争取扶贫贷款、项目补贴等优惠政策,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示范带动”的模式,走舍饲半舍饲养殖的路子,成立了养羊、养牛专业屯2个,现有养殖户61户,肉牛存栏700头、肉羊存栏6700只,通过以户带组、以组带村的方式发展畜牧业,养殖户的收入年增加2至3万元。

  同时,郑本国经常入户走访,与百姓拉家常,鼓励引导无地贫困户利用庭院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有少量耕地贫困户利用退耕地、山坡地大面积种植中草药,并通过合作社前期垫付,贫困户收益后支付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种子、种苗、种根,药材成熟后,由合作社对接药材收购商,统一定价、统一装运,保证种植户收益。鼓励全村34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了“三岔河镇中草药脱贫致富创业产业园”项目,签订了中草药产业项目协议,每户贫困户都能享受到“菜单式”扶贫项目补助资金3000元,同时获得30斤苍术苗用于移栽可实现稳定收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村“两委”班子和谐稳定,村路平坦了,路灯亮起来了,广场和书屋成了村民农闲时节的好去处。如今的白桦泉村彻底变样儿了,百姓家家奔着好日子去,心里最感激的,就是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郑本国。

  支部书记抓产业百姓日子有奔头

  自2018年8月接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于恩来这一干就20多年。阿荣旗六合镇曙光村家家户户的情况于来恩都熟稔于心,他喊出的口号是:“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一家也不能掉队!”

  经过多方论证调研,于来恩发现肉驴适应性强、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肉驴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十余次的党员、贫困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研究,曙光村最终确定发展肉驴养殖项目。采取“党员+贫困户+合作社”模式,统一购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净利润按股分红,党员共入现金股60股,村集体入现金股14股,每股为5000元,74股金额为37万元。由于贫困户没有资金入股,于恩来积极协调扶贫办和信用社,为20户贫困户协调贷款10万元,并且主动为贫困户担保。贫困户张国良问他:“你不怕我们20个贫困户到时候要是还不上款你受牵连吗?”他说:“我是村干部,帮助大家伙儿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们是一家人,我希望大家都富起来,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不存在怕与不怕。”于恩来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这10万元贷款,贫困户贷款利息用出工、饲喂、送草等以劳折资的方式进行解决。2017年3月,阿荣旗祥瑞肉驴养殖专业合作社挂牌。目前养殖场设施、设备已完成投资约90余万元。2017年6月购进肉驴60头,到2017年底每股分红500元,村集体受益1万元。通过带动曙光村村民走特色养殖道路,增加了党员、贫困户的收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项目支撑,从而带动村民奔向殷实富裕的生活。

  肉驴养殖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于来恩又与村“两委”研究、与村民代表商议,确定了肉牛养殖项目。因为肉牛养殖周期短、见效快,饲养员养殖技术经验比较成熟,非常适合在本村发展。2018年2月,曙光村成立了祥合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11名党员,10户贫困户、7户一般农户,共28户成为社员,走“党员+贫困户+农户+合作社”入股分红的发展模式,由合作社统一购牛、统一饲养、统一管理,按效益股分红。截止到3月10日,有11名党员入现金股58股,每股5000元,10户贫困户入股20股共10万元,7户一般农户入现金股21股共10.5万元,合计99股共49.5万元。3月24日从河北省张北县购进肉牛共68头,平均每头7700元,耗资52.4万元,年底每股分红600元,同时为村级集体创收1.5万元。

  2019年,随着生态建设的逐步推进,环保问题十分严峻,六合镇2018年开始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这就是摆在农民面前的一个大难题,秸秆有效利用迫在眉睫。为解决这个难题,村“两委”多方查阅资料,又远赴山东、河北考察,认为生物颗粒燃料项目非常适合本地发展。该项目生产原料充足,考察论证可行性非常高,实用性、广泛性等方面显现出独有的优势,具备建设条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该项目可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的污染问题,通过科学转换有效利用,既节能又环保,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效益性,是提高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于来恩率领村“两委”大胆构想,计划引进年产1万吨的生产设备,走“公司+党员+贫困户+一般农户”的股份制发展路子,项目带动20户贫困户,11名党员,6个一般户,总投资270万元左右,预计效益在50万—80万之间,平均每户可增收3000元—5000元,为村集体创收5—10万元左右,效益非常可观。该项目可使贫困户脱贫,让党员、群众增收同时又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是造福百姓创造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好项目。

  警察不嫌亲戚穷有了困难找警察

  火红的高粱举起最后的秋天时,记者来到得力其尔乡。时任东北沟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阿荣旗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刘万军一边开车,一边介绍他包扶的那几个贫困家庭的情况,听起来,像是在讲述他亲戚的事儿。进村不远,我们来到一个农家院儿,一丛卷莲花开得热烈,像天真的孩子,并不知道主人生活的艰辛。

  从乱堆乱放的院子,到盆朝天碗朝地的屋子,就知道这家没有女主人。81岁的任福永大爷个子不高,身板还算硬朗,前后园子的果树都由他侍弄。大儿子十几岁时得了腿疾无钱医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肢残,勉强能走路;二儿子自小就体质弱,干不了重活儿。两个儿子自身条件差,家里又穷,哥俩都四十多岁了,没人提亲。几年前老伴儿去世后,这个家就剩下这三个老弱病残的男人相互依靠,艰难度日。

  任家原来有60多棵果树,以沙果和李子为主。由于居住偏远,没有销路,李子熟了就落地烂了。二三十年过去,任大爷回想一下,掰着手指头算,有一年李子卖七毛钱一斤,有一年卖一块二毛钱一斤,平平常常一年也就收入个四五百块钱。

  帮扶结对干部刘万军刚来东北沟村时,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任大爷年轻时曾在辽宁庄河学过果树栽培技术,也栽植过果树。可是他从没觉得李子树能赚钱,任其随意生长,不予理会。在刘万军的劝说下,任大爷重操旧业,为李子树剪枝修叶,浇水施肥。他的果园也每年递增,由过去的60多棵果树发展到135棵。前不久,任大爷家8棵成年李子树迎来了盛果期,刘万军脱下警服换工装,帮助任大爷摘李子,一天穿梭果园一万步,采摘李子过千斤,并通过微信为任大爷卖李子,两次往返城乡400公里,连夜把李子分发到客户手中,销售额达4819元,是2016年帮扶之初的12倍。老爷子可知足了,对脱贫也有信心了,当任大爷从刘万军手中接过这带着爱心温度的一沓钱时,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一再说:“我这是多了一门亲戚啊!”

  在刘万军的协调下,任大爷家增加了一个低保名额,肢残的大儿子在乡政府残联委兼职,不用坐班,年薪1500元。并且鼓励他发挥特长,骑着三轮车走村串户修理家用电器,年收入5000余元。体弱的小儿子给老父亲当帮手,学习果园管理技术,这个三口之家的日子透亮了,脱贫指日可待。

  走出任大爷家的院门,就看到了管凤禄跟几个村民正在路边的大树下乘凉,见到刘万军赶紧拉他坐下,管凤禄的弟弟跳进园子摘了几个西红柿让刘万军尝尝。

  管凤禄50多岁,离异,跟84岁的高堂老母亲一起生活,娘俩都有慢性病,土地又少,生活艰难。刘万军给管凤禄争取到了低保,还自掏腰包把他家破败的房门换了新门。管大娘时不时就得住院,刘万军每次都去医院看望,每次不是给大娘拿钱就是买营养品。管凤禄对记者说:“万军就是我最亲近的亲戚了,家里大事小情都找他商量,欠他的人情我这辈子都还不清。”

  在驻村期间,刘万军还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为几个困难群众落了户口。管禄是刘万军的结对帮扶户,双耳失聪,智力也有问题,土地少,收入低,儿子都十三四岁了,媳妇儿还没户口呢,农村医疗保险等好多政策都享受不到。穷,似乎是必然的。刘万军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多方协调,给管禄的媳妇儿落了户口。管禄两口子捧着户口簿激动得不知所措,最后,把他们家仅有的一点干蕨菜找出来,非要送给刘万军表表心意。他们说,多年遗留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托了多少人都没办成,驻村干部真为老百姓办实事儿啊!

  老崔虽然不是刘万军的帮扶对象,可他是东北沟村的贫困户。老崔的妻子精神有问题,十几年了用铁链子拴在炕上。由于离家较早,又与原户口所在地讷河失去联系,讷河方面已经注销了她的户口,而得力其尔乡这面又没落户。刘万军利用每次回城办事的有限时间查档案,又多次与讷河公安部门取得联系,与讷河某派出所户籍警电话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赢得了对方的同情和帮助。刘万军负责把准迁邮寄过去,不久,老崔媳妇儿的户口就迁到了得力其尔派出所。

  管凤泉的孙女9岁了还没落户,刘万军依据相关规定,从齐齐哈尔请来专家做亲子鉴定,为小女孩落了户口,让她顺利入学。

  村民管明是管凤禄的侄儿,父亲去世得早,母亲改嫁了,他从小在亲戚家长大,36岁了还没有户口,在外打工的他真是寸步难行。因为没有户口,还曾进过派出所,当地警方与得力其尔派出所取得联系核实之后才放人。刘万军了解情况后,主动为管明跑手续,补材料,落了户口。正在广东打工的管明收到身份证那一刻,真是百感交集,在“呼伦贝尔24小时警局”发帖说:“我终于成为中国公民了!”万语千言在管明胸中涌动,最后凝成了两个字:“谢谢!”

  刘万军说,他已经成了东北沟村贫困户的亲戚了,即便将来他们都脱贫了,他对东北沟村这份特殊的感情也不会变,他与结对帮扶对象结下了深厚感情,东北沟村将成为他一生的牵挂。

  一片丹心为百姓 两手托起好日子

  全力以赴抓党建,党建工作促增收

  “都说党建工作重要,可是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是能增收还是能致富?”带着这个经常有人提出问题,他开始了深入的探索。

  “当时我也琢磨,抓党的建设重要的就是抓人的建设,我们为一个村选优配强一个好班子,再由好班子带领党员群众致富,这个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很多人悟不透、看不懂?原因还是我们对党建工作的挖掘还不够深,党建工作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这是得力其尔乡挂职党委组织委员、杜代沟村第一书记吴相奇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在引领致富、推动脱贫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他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强基层组织“五个一”工作法,即选准一个能人、建强一座堡垒、壮大一个产业、管好一支队伍、带富一批群众。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采取加强干预、提前调整等措施,将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较好的能人选派到两个后进村担任书记。在委员选配过程中,充分听取村书记意见建议,切实保证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能够团结在村书记的领导下。在壮大产业过程中,探索推行“支部+能人+产业”模式,由村党支部整合项目资金投入到本村种养能人的合作社或企业中,依靠种养能人丰富的种养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发展壮大集体产业,进而带动一大批群众发展致富。在“五个一”工作法的指导下,全乡9个村先后培育出大鹅养殖、木耳种植、中草药种植等富民产业12个,创办了全顺大鹅养殖合作社、冷榨豆油厂、秸秆颗粒加工厂等集体企业9个,打造出了格尼河烤鹅、北纬48度兴安“冰稻”、兴南镇冷榨豆油等品牌产品6个,在带动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0余万元。

  党建工作的生产效力看得见、摸得到了,党务干部更加愿意抓党建工作,党员群众更加信党、认党、懂党,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

  2018年8月的一个傍晚,村子南侧冒出了滚滚浓烟。“我当时正在入户走访,第一反应就是,可能谁家房子失火了,我就赶紧召集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去救火。”

  无情的大火烧毁了王恒忠老大爷的全部财产,这给本就患有癌症、脑出血疾病的家庭沉重打击。看着绝望的王恒忠老大爷,吴相奇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帮助王大爷盖一个更大、更好的房子。

  带着立下的誓言、老人的嘱托,他先是到有关部门申请救助金,又组织动员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帮扶单位捐款,在他的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老两口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从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到旗委组织部科员,再到乡镇党委组织委员,他用7年的时间诠释了组工干部的敬业精神,演绎了组工干部的担当品质,书写了组工干部的忠诚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刘万军、郑本国、于恩来、吴相奇,他们只是阿荣旗党员干部的缩影。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守得住初心、记得牢使命的优秀党员干部,阿荣旗大地才会四季有温度,百姓的日子才会越过越有奔头。(于雪梅)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