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们讲乌兰牧骑那些事
内蒙古新闻网  19-12-02 09:3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作为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您看到新时代乌兰牧骑的巨大变化有什么感受?”

  “面对日益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方式,乌兰牧骑如何激发创新活力,创作更多精品佳作?”

  8月21日下午,在阿左旗乌兰牧骑惠民演出的现场定远营,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乌兰牧骑工作者代表记者见面会举行。6名新老乌兰牧骑工作者面对记者们踊跃的提问娓娓道来,精彩的讲述吸引了不少老百姓驻足聆听。

  “我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当了26年的队长。那时候我们交通条件有限,一天只能去一个地方,但经常一天连演几场,比如我们演完了,才听说有牧民今天去放羊没能看上,就等他们回来再演一遍;有老人病了来不了,我们就去老人家里,单独为她演一场……那时我们都遵守一个约定,就是不落下一个蒙古包,也不落下一个想看演出的牧民。”77岁的巴图朝鲁向记者动情地讲述着当年乌兰牧骑下基层演出的小故事。“现在乌兰牧骑演出条件越来越好,新一代优秀的乌兰牧骑队员也成长起来,我希望他们一直发扬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乌兰牧骑精神,不负总书记的嘱托!”巴图朝鲁说。

  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队长萨仁高娃编创的《巴林蒙古女性》《德吉》等舞蹈作品近年来获奖无数。见面会现场,她对新时代乌兰牧骑如何提升创作水平与记者进行深度交流,“乌兰牧骑创作人才要通过不断地下基层采风,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特色,准确把握民族特色风格,结合群众们的文化需求创作接地气的作品。”萨仁高娃认为,优秀的作品只有让更多百姓看到才能焕发勃勃生机,“乌兰牧骑平时奔波于各种基层演出的现场,很少有机会让自己的优秀作品走出去。前不久的乌兰牧骑交流演出月和这次的艺术节,给了不同地区乌兰牧骑间交流学习的机会,希望以后这种活动能够越来越多!”萨仁高娃说。

  乌云嘎2016年考入阿左旗乌兰牧骑,是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今天的记者见面会我更像一个听众,难得聆听到前辈们感人的故事和对艺术的独到认识,受益匪浅。”乌云嘎说:“作为新时代的乌兰牧骑队员,我们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在信息获取渠道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用精品服务最基层的百姓,还要用‘乌兰牧骑’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我们这支富有生命力的团体!”(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柴思源)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