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污染一直是影响乌海市城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自治区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乌海市扬尘污染问题现场督察,发现扬尘污染管控不严、责任压的不实,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任重道远。
一、基本情况
乌海市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矿区生产作业、矿区道路、园区道路、部分城区道路、工业企业物料露天堆放、建筑工地以及海勃湾水利枢纽淤积裸露面源污染等,治理点多面广,治理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乌海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二、存在问题
(一)矿区各类扬尘污染管控不到位。乌海市分布着大量的采矿、洗煤、煤炭交易转运类企业,其中骆驼山矿区和五虎山矿区集中了大量采煤企业和洗煤厂。煤炭开采多为露天开采方式,部分露天煤矿在采矿作业中爆破、采剥、排土和煤炭堆存转运等环节均产生大量扬尘,且未严格按要求采取抑尘措施。《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乌海市平均降尘量17.55吨/平方公里•月,高于全区平均值12.93%,据测算乌海市年降量达37万吨左右。督察组现场发现德晟三矿在装卸原煤时未洒水抑尘,现场尘土飞扬,积尘严重,重型卡车往来频繁,扬尘滚滚。个别矿山抑尘措施成摆设,成为应付检查的临时措施。
德晟三矿装卸原煤
(二)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扬尘问题日益凸显。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设计总库容为4.87亿立方米,自2014年8月投运以来,累计淤积达1.5亿立方米,年平均淤积量为0.3亿立方米。冬春两季黄河枯水期,乌海湖大桥至原乌达黄河大桥区域的河床淤泥大面积裸露,目前裸露河岸线长达11公里,裸露面积已达31平方公里,淤积细泥沙遇3-4级以上大风极易产生大范围扬尘污染,严重影响海勃湾市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乌海市党委、政府2018年9月下文要求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管理局研究治理措施,并计划2019年8月底完成招标并启动清淤工作。但截至目前,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生态治理项目仅完成可行性研究、试验区域项目施工和监理单位的招标工作,实质治理工作尚未开展。2019年11月17日和11月25日,乌海市遇3~4级西风,库区裸露滩区造成城区扬尘漫天,群众形象地说“下沙子”,第二天汽车披上了一层细细沙土。
(三)工业企业粉状物料堆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管控不到位。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和《自治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粉末状物料堆场必须实现封闭储存,建筑工地要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自治区2018年12月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期间,反馈乌海市物料堆场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问题153个、建筑工地扬尘问题52个、道路扬尘问题34个,乌海市整改不到位,督察组随机抽查18家工业企业,发现5家未建设全封闭储棚,4家建设全封闭储棚但仍有部分粉状物料露天堆存;抽查7家施工工地,其中6家工地(含市政和交通工程)未完全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存在土方未覆盖、开挖未采取湿法作业等建筑工地扬尘问题;《乌海市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显示,矿区扬尘中PM10产生量每年约为10.7万吨,其中路面行车扬尘约为8.6万吨,占矿区总产尘量的80%。乌海市运煤专线、工业园区道路、矿区道路等部分路段路面破损严重,重型柴油货车流量大,运煤车辆苫盖不严,存在物料洒落、道路清扫不及时、洒水抑尘不到位的情况,道路两侧有大量积尘,车辆行驶中扬尘严重。
骆驼山运煤专线与重载运煤专线25公里处(铁鑫路口)
三、原因分析
一是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泥沙淤积扬尘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乌海市空气质量“新病”。未来随着库区淤积发展,水位降低时裸露滩区范围将逐年增加,将不断加重乌海市扬尘污染问题。
二是乌海市扬尘治理压力传导不够,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三区党委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上与乌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责任压的不实,在日常监管环节上存在薄弱环节。道路扬尘治理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开展,但考核指标侧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对矿区和园区的道路考核权重偏低,道路扬尘治理效果不明显。
三是各类扬尘污染治理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日常管理简单粗放,扬尘治理的自觉性不强,未严格按要求采取抑尘措施,甚至对自身存在的扬尘问题“视而不见”,特别是矿区、园区突击作业应付各类检查,扬尘污染“久治不愈”。
针对上述问题,督察组将进一步查明核实有关情况,依法依规推进后续整改工作。(自治区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