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巴雅尔:立足岗位奉献扶贫真情
内蒙古新闻网  19-12-06 16:02  【打印本页】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2016年5月,高巴雅尔从察右中旗库伦苏木调入乌兰哈页苏木任苏木长。从此,无论是酷暑难耐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在察右中旗乌兰哈页苏木,总会看到他辛勤忙碌的身影。

  三年多来,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四个维护”,切实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扎实工作,奋力拼搏,乌兰哈页苏木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特别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按照上级和苏木党委的统一部署,他带领苏木干部职工集中全部力量,坚持精准施策,逐村逐户“量身定制”扶贫攻坚目标和任务,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乌兰哈页苏木共有贫困村5个,其中深度贫困户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802户1493人,其中标注稳定脱贫85户204人(“三到村三到户”期间贫困户65户163人)。2019年计划脱贫户97户143人,出列村1个,贫困发生率降至百分之零点五以下。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自2018年以来,高巴雅尔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组织了七次“地毯式”和“拉网式”走访调查,查漏补缺,逐户进行摸底筛查,精准识别了贫困户。同时,健全扶贫对象动态监管机制,将全苏木脱贫人口、贫困边缘人口全部纳入扶贫动态监测管理范围,做到“达标识别、不漏一人”,对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及时识别并纳入建档立卡管理。在工作过程中,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应进尽进、应退尽退,未发生错退一户一人。

  在金盆村幸福养老院,因病致贫的张凤祥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可以如愿成为精准扶贫户。张凤祥后背长了一个30多厘米的大包、左脚脚踝股出车祸致残,无劳动能力,高巴雅尔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组织乡村两级进行了研判,提前一个月就将他列为了精准扶贫户。“乡领导太暖心啦,真是没想到!”张凤祥得知后感慨地说。

  扎实推进农危改、易地搬迁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点。高巴雅尔坚持因村施计、因户施策,着力提高帮扶实效。全苏木2017年实施国家危改60户;2018年实施国家危改28户,地方危改61户;2019年实施国家危改61户,地方危改54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2户,一般户354户。2017年以来,全苏木易地搬迁共安置325户559人。目前,全苏木易地搬迁工程全部竣工。

  “李老太太,看见您的新房子了吗?”高巴雅尔一行正在大珠莫太村与66岁李交其老人进行亲切交谈,询问着她的住房情况。随后,他又挨家挨户安顿了移民村的村民,查看了移民村新房子的建设情况。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产业项目是脱贫的稳定支撑。高巴雅尔积极组织开展项目库建设,通过广泛、深入征求贫困户意见,确定了2018—2020年入库项目。截止目前,2018、2019年项目已全部完工,受益贫困户717户。

  项目库建设效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金盆村曾经是淘金的地方,过去二三十年里这片土地满目疮痍。”金盆村王俊平主任介绍,村里有2000多亩的复垦地,仅实施紫花苜蓿种植项目和鑫峰合作社养牛项目两项,就解决了48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目前,有18名贫困村民在鑫峰合作社的养牛场打工,常年务工的有8人,年收入2-3万元。

  全苏木中有几个村子道路都坑坑洼洼,村民出入极不方便。高巴雅尔合理使用村级经费和集体收益,积极发动苏木两级干部配合旗交通局对全苏木道路进行了修补加宽,完善了通村道路建设,同时,通过大力宣传,综合施策,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完成了征地、补偿工作,保证了乌兰哈页苏木境内S105省道建设工程的顺利施工。

  解决了出行难,高巴雅尔又开始琢磨起了灌溉难问题。他组织发动群众疏通整理沟渠,实施渠田坝建设项目,整修配套机电井7眼,恢复水浇地近1000亩。同时,落实河长制,从严治理私采乱挖等破坏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了苏木境内河道顺畅,环境整治落实到位。三年来,共完成新打130塑料管小井48眼、219钢管井8眼、180钢管井6眼、涵片井5口,实施了七苏木、千二营幸福院自来水整修工程,完成230户水质不达标常住户净水器安装工作。

  今年,高巴雅尔还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为乌兰哈页、察汉哈达两个嘎查调购优质肉羊种公羊142只,调整改良了畜种,补齐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发展短板。

  新时代呼唤伟大精神,脱贫事业需要党员引领。高巴雅尔身上透露出了共产党人的真实本色,彰显出了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高巴雅尔将不负人民重托,带领乌兰哈页苏木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走的更铿锵,走的更坚实。 (郭奇男)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