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禹
草木渐枯的冬季,突泉县学田乡胜利村的山坡上迎来了别样的生机。每天午后,村庄后山坡的小路上都会出现一位60多岁的老伯,赶着一群圆滚滚的牛慢悠悠地往家走,老伯名叫邱振财,靠着一门心思搞养殖的劲头在2017年脱了贫,现在的他每天精气神儿十足。
“当时我家用扶贫资金买牛,大家伙还不看好,现在看这效果多好啊。”邱振财高兴地说。邱振财老人乐呵呵地介绍,前段时间家里卖了一头牛犊搞育肥,刨除饲料支出,净赚了1万多元。
近年来,突泉县大力推进“牧业再造突泉”工程,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发放贴息贷款等有效措施,引导养殖户增加养殖数量,扩大养殖规模,让畜牧产业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利器”。
同样在学田乡的金星村,还有一户在养殖业方面发展得红红火火,他就是村里小有名气的养驴户闫海云和老伴李洪文。
闫海云家开始走上养殖路也是靠着国家的扶贫政策,2018年,依托产业奖补资金购得2头毛驴,随后毛驴的繁殖就和他家的脱贫一样顺风顺水,两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10多头。闫海云经常和同村的村民说,搞养殖稳赚钱。
据统计,2019年6月末,突泉县羊存栏120万只,牛存栏5万头。相比去年,牛存栏同比增长45%,羊存栏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