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三联,“抱团”种地有钱赚
内蒙古新闻网  19-12-10 16:4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土地咋种,谁来种?这些农民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现在都解决了。还是咱农民自己种自己的地最放心!”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张义城窑村北刘社社长任云说,“我们现在可以说是‘抱团’种地。”

  任云所说的“抱团”种地,是在“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土地经营模式启发下,北刘社创新探索出的“一统三联”模式,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以“节本省工、增产增收”为目标,以统一思想为前提,以“联耕联种、联管联收、联营联销”为支撑,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以前我那70亩地七天七夜才能浇过,现在四天四夜就够了。人不用在跟前,把阀门往开一放,不用管。”任云说。

  任云和北刘社社员施肥浇水方式的改变得益于“一统三联”模式的推广。今年初,在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村两委成员、北刘社红霞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蔺茂林的提议下,经过多次社员大会讨论决定:全社1450亩耕地除已经向企业流转的250亩外,其余1200亩全部整合,交由常住15户34人进行规模化经营。自此,北刘社发起了“土地革命”,多少年来首次打破过去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模式,初步确定了“一统三联”合作经营模式。

  如何将零散的土地进行集中整合?如何让农户达成共识?村两委在这一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动员,并反复算账对比,最终达成了共识。“土地是农民的,他们不愿意把一年的收入当作赌注压在探索创新上。一开始农民有顾虑我们很理解。”想起当初推行该模式时的艰难,蔺茂林感慨地说,“过去的经营模式有很多弊端,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想要改革的心愿比较迫切,就是咋变的问题。”蔺茂林说。

  依托红霞种养专业合作社,北刘社的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开了。在“联耕联种、联管联收、联营联销”的“三联”模式下,北刘社平整了土地,统一种植800亩玉米和400亩小麦套种麻子;联合购买了农药化肥,推行膜下滴灌施肥技术;统一用药防虫,防止病虫害扩散;集体与金泰禾公司签订玉米保价订单……从产前、产中到产后,北刘社的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农作物得到了科学管理,农业投入和风险大幅降低。

  “过去农户分散经营,看上去种的地挺多,最后一算账收益不多。‘一统三联’模式,通过整合土地,不仅打破了地垄界线,还将一些撂荒地变为有效耕地,累计增加有效耕地面积60亩,户均增加1.4亩。种植过程中按需施肥、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增强了土壤蓄肥保肥能力,每亩能省碳酸氢铵200斤、磷酸二铵20斤、尿素30斤,总体算下来每亩节省农业投入130元,累计节约15.6万元,仅此一项户均年收入纯增1.04万元。与此同时,小麦在去年基础上亩增产100斤左右,套种的麻子亩产200到300斤,玉米亩增产200斤左右。”蔺茂林对土地产出情况了如指掌。

  谈及下一年的打算,蔺茂林信心满满地说:“在‘一统三联’基础上继续创新探索,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在种植大田玉米、小麦的基础上,再增加些瓜果、蔬菜等经济效益好的作物,让农民的钱袋子一年比一年鼓!”(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张慧玲)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