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孟瑞林马利军贺龙常娜
穿行在准能集团露天矿区,道路两侧的乔灌木林安静地一路陪伴左右,偶遇有野鸡“扑棱棱”地惊起、野兔疾驰而过,给宁静的冬日带来了些许喧哗……
“准能集团拥有煤炭资源储量30.98亿吨,旗下黑岱沟露天煤矿、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年生产能力达690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炭生产企业,原煤日产量最高纪录达到14.35万吨。”随行的准格尔旗委宣传部干部任云介绍。
车辆盘山而上,行驶了约40分钟后,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排土场一处“准能集团公司基本情况”大型宣传牌前停了下来。
临渊远眺,山体如墨,那是正在开掘的采煤现场;视线回收,数十台大型机械正在修复刚挖掘完的矿坑,一派繁忙;眼前,紫花苜蓿已茁壮及膝,草原上成群结队的羊儿正享受着牧草的芬芳……
和炸药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宋日,在两年前,开始“转战”环保。
这位分管环保工作的准能集团副总经理,之前担任准能集团下属炸药厂的厂长。30年前大学一毕业,宋日就来到这里工作。
但这里的地貌却不像丰富的煤炭资源令人心喜。“弓起手背,伸开五指”,当地人把这里的地貌生动地比喻成“鸡爪子”形状。
一片沟壑纵横的山区,能变成一马平川的绿地?30年前,站在尘土飞扬的矿区里,宋日连想都不敢想。
黄河流域,又被称为“能源流域”。但准格尔矿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影响黄河生态,关系到黄河水沙关系。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近年来,准能集团联合科研院所开展了生态建设课题攻关。
2014年,黑岱沟露天煤矿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同年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也入围了“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2016年,准能集团和准格尔旗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出资9987万元成立生态公司。
2017年,准能集团与准格尔旗政府联合申报了准格尔国家矿山公园,已经获批。
截至2018年,共完成复垦总面积2739.28公顷,种植各种乔灌木6504.3万株,地被植物17.13平方公里,矿区复垦率达到100%。
如今,边开采、边复垦的模式已经成熟。“把开采区域的岩层、黄土等,转移到已经开采完成的区域,就像翻书一样。”宋日说,开采后的矿区还被刻意修复成了中间低、四周高的模样,这样雨水一是可以聚集,便于作物生长,二是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经过多年的生态重建,露天矿区已改变了原有地貌一片荒芜的生态景观,原本沟壑纵横的丘陵地貌已趋平缓,不少地方看起来已和草原没多大区别。植被覆盖率由原始地表的25%提高到80%以上。
生态改善,不仅绿了曾经的“鸡爪子”地貌,也让企业找到了“采—复—牧—园”多元协同发展的方向,即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工业旅游。
在生态养殖场,指着眼前的牛群,准格尔矿区生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部长张建国介绍,“现在,基地肉牛存栏达到了1800多头,而去年才800多头。照这个速度下去,明年能达到3000头以上。同时,公司明年计划再扩建2000头肉牛养殖设施。”
如何既保护生态,又实现高质量发展,准能集团与当地政府正在携手前行。
“准能集团总计120平方公里的开采区域,现在已经开采了20多平方公里。按照现有开采速度,预计还能开采30多年。随着矿区开采和不断复垦,在两矿矿区内形成18万亩良田。30年后,想必是另一番模样!”宋日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