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呼伦贝尔去,感受中国最纯粹的冬天
内蒙古新闻网  19-12-19 16:3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当时令渐入深秋,随着一片片雪花飘落,往日色彩斑斓的大地百色归一,银装素裹。就此,呼伦贝尔就走入了冬的季节,25.3万平方公里大地被勾画成莽莽苍苍、白雪皑皑的林海雪原。

  呼伦贝尔的雪期之长,可谓全国之冠。长达7个月的雪期,将广袤的呼伦贝尔装扮成童话般的银色世界。这个季节,从大兴安岭阡陌纵横的岭东,浩瀚林海的岭上,到无际草原的岭西,千里呼伦贝尔幻化成童话般的千里雪野。由南向北,从飞机上俯瞰,虽然难辩地上景物,但只要看到水墨画般的银色世界,就意味着飞入了呼伦贝尔。林海雪原,成了冬季里呼伦贝尔的天然坐标。

  2018年12月,林城牙克石加冕“中国冰雪之都”。

  “生态环境好,降雪量丰沛,初雪早、终雪迟,雪期长,积雪期有199.8天,冬季积雪日为全国之首,积雪厚度16.8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特别清新’标准……”这是《内蒙古牙克石国家气候标志评估报告》给出的评价。呼伦贝尔以其丰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

  如果说,7个月的漫长冬季给了呼伦贝尔最自然、最纯净的冰雪资源;那么,多民俗、原生态的民族融合赋予了呼伦贝尔冰雪更多的文化内涵。在呼伦贝尔大地上,聚居着42个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3个“三少”民族和俄罗斯族,民俗文化原始奇异,独具魅力。即便是蒙古族,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厄鲁特蒙古族也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

  呼伦贝尔毗邻俄罗斯和蒙古两国,3国文化在这里共融、共处。许多民族又是跨境居住的民族,山水相连、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人脉相亲。在呼伦贝尔旅游,不仅可以欣赏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多民族习俗,还可以领略到别具特色的异国风情。大雪原、大森林、大民俗、国际性,让呼伦贝尔的冬季旅游资源个性鲜明、独一无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苍天把雪花洒满呼伦贝尔大地时,250万勤劳勇敢的呼伦贝尔人与冰雪聚散、碰撞,让千里冰雪染上了北方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让有着多年旅游基础的呼伦贝尔在新时代焕发出澎湃活力。冰雪那达慕,是只有草原民族才有的节庆。民族歌舞表演中多了几分斗严寒、守疆土的豪情,“男儿三艺”竞技场上平添了几分果敢刚毅。雪地套马、驯马、雪地赛骆驼爬犁和蒙古象棋比赛既可观赏,又可参与;滑雪、滑冰、骑马、布鲁、射箭、雪地摩托、雪地汽车越野等,让来呼伦贝尔的游客体验到蒙古牧人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根河市历史记载的最低温度是零下58摄氏度,生活着中国最后一支神秘的使鹿部落——敖鲁古雅。来根河参加中国冷极节的游客可以体验驯鹿拉雪橇,品“冷极第一锅”、感受森工文化、品味冷极美食等冰雪活动……寂静的林区冬夜,一台敖鲁古雅风情舞台剧会为游客讲述古老的故事。

  冬天来呼伦贝尔,参加冬季游牧文化节,观看鄂温克族抢枢比赛、骆驼选美、驼爬犁比赛、骆驼速度赛;体验额尔古纳民族风情冰雪节、鄂伦春冰雪伊萨仁,每一项赛事都会带给游客一段不同寻常的感受。

  冬天来呼伦贝尔,观中国汽车越野巡回赛、全国雪地摩托车越野挑战赛、国际汽联F4冰雪方程式,当引擎响起时,便会点燃游客冰雪中的激情。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呼伦尔市冬季旅游接待人数由210万人次增加到271万人次,年均增长8.8%;冬季旅游收入由84亿元增长到124亿元,年均增长14%。

  12月7日,农历大雪节气。首个呼伦贝尔冰雪日启动仪式在牙克石市举行,呼伦贝尔冬季冰雪盛会正式拉开大幕。

  借力“十四冬”,今年呼伦贝尔推出了4条冰雪精品旅游线路、10大冰雪品牌活动和7大冰雪体验产品,冰雪旅游活动将延续到明年3月,持续整个冬季。从呼伦贝尔冬季英雄会到“十四冬”冰雪嘉年华,从“呼伦贝尔号”草原森林旅游列车到白音哈达天天那达慕冰雪乐园,从冰雕雪雕到冰灯雪屋,从雪原赛马到寒驼选美,从冰雪品牌赛事到大众冰雪运动,从牧区、林区、农区特色美食品鉴到冷极火锅极致体验,从满洲里中俄蒙美丽使者国际大赛到鄂伦春“冰雪伊萨仁”,呼伦贝尔将用冰雪体验点燃每位游客的戏雪激情,用越冷越热情的东道主精神,关怀每位游客的冰雪梦想,为广大游客提供一场精彩绝伦的冰雪饕餮盛宴。

  呼伦贝尔市副市长吕贵和介绍,呼伦贝尔市委、政府今年紧抓筹备“十四冬”、服务2022年冬奥会这一重大历史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依托呼伦贝尔得天独厚的寒地冰雪资源,在祖国北疆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寒地经济发展模式,开发冰雪旅游体验产品,积极培育冰雪产业,让冷资源迸发热效应,努力将呼伦贝尔建设成为国际冰雪运动名城和时尚冰雪旅游胜地。(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玉琢)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