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四大冰雪旅游特色线路
内蒙古新闻网  19-12-23 10:45  【打印本页】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呼伦贝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抓住筹备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迎接2022年冬奥会这一重大历史契机,大力培育发展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依托“呼伦贝尔大草原”打造“呼伦贝尔大雪原”,用夏日激情唤醒冬季活力,在祖国北疆生动实践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2019年,呼伦贝尔重点打造4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通过“冰雪+体育”、“冰雪+民俗”、“冰雪+文化”等深度融合的冬季特色系列旅游产品,推动冰雪产业发展,让“冷资源”迸发“热效应”,让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

  冰雪运动之旅

  线路:海拉尔区—牙克石市—扎兰屯市

  【概述】

  推出海拉尔—牙克石、海拉尔—扎兰屯2日游产品,集中体验大兴安岭林海雪原,挑战冰雪运动、汽车冰雪试驾、穿越等项目。景区主要包括“十四冬”主场馆、海拉尔苍狼白鹿冰雪运动基地、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牙克石雪乡、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等。

  【行程】

  参观呼伦贝尔博物馆、赴“十四冬”主场馆看一场冰雪竞技比赛,畅游中俄蒙国际冰雪乐园,参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苍狼白鹿冰雪运动基地。

  赴牙克石凤凰山景区参加激情滑雪、汽车试驾、森林骑马穿越茫茫林海雪原等活动。

  到扎兰屯市,赴金龙山滑雪场,感受高纬度滑雪的极速刺激,之后到温泉酒店泡温泉,感受无与伦比的休闲度假体验,参观中东铁路博物馆、百年吊桥公园。

  大雪原民族风情之旅

  线路:海拉尔区—陈巴尔虎旗—满洲里市

  【概述】

  推出海拉尔—满洲里2日游产品,集中体验巴尔虎草原冬季民俗和俄蒙冰雪文化。景区主要包括白音哈达冰雪乐园、满洲里冰雪园等。

  【行程】

  参观呼伦贝尔博物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畅游中俄蒙国际冰雪乐园、苍狼白鹿冰雪运动基地。

  参观白音哈达景区,体验原真蒙古部落与民俗,参加“天天冰雪那达慕”活动。参观冰雪城堡、体验滑冰滑雪的乐趣和冰雪越野车的刺激。

  参观猛玛公园、煤炭博物馆,走进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参观国门、41号中俄界碑、套娃广场等中俄边境旅游区。

  挑战中国冷极之旅

  线路: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根河市

  【概述】

  推出海拉尔—根河3日游产品,集中体验冬季大兴安岭冷极、北部原始林区北纬50度泰加林风光等。景区主要包括额尔古纳湿地、白桦林、根河冷极村等。

  【行程】

  参观呼伦贝尔博物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畅游中俄蒙国际冰雪乐园。

  赴白音哈达景区,参加“天天冰雪那达慕”活动,观骑马、摔跤表演,品蒙古族特色风味餐,观蒙古族歌舞表演。

  参观丽丽娅列巴博物馆,赴额尔古纳体验俄罗斯家庭歌舞风味餐,游览额尔古纳湿地景区。

  赴根河参观敖鲁古雅猎民乡和敖鲁古雅博物馆,参观根河房车基地,参加骑雪地摩托、驯鹿拉爬犁、狗拉雪橇等户外活动。参观大兴安岭停伐纪念地、517小工队、冷极点,体验冬季采伐作业时期原始工队帐篷,与地标性冷极标识雕塑合影,欣赏偃松林和雾凇,深刻领会林区的森工文化和冷极文化。前往至今仍生活在森林中的鄂温克族使鹿部落—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和猎户们一起喂养驯鹿,在撮罗子里与猎户共享特色美食,品尝自产的蓝莓汁。

  冬季草原森林旅游列车之旅

  线路:海拉尔区—陈巴尔虎旗—阿尔山市—满洲里市

  【概述】

  开通“呼伦贝尔号”草原森林旅游列车,沿途欣赏冬季森林、草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主要景区有巴日图、完工2个网红车站,白音哈达和诺干湖2个宿营地。

  【行程】

  乘车赴白音哈达列车游始发营地,品尝呼伦贝尔当地特色美食,这里集中了14个旗市区美食之最。

  观看呼伦贝尔非遗表演《呼伦贝尔婚礼》,体会呼伦贝尔文化的魅力。

  观看赛马,使游客体会草原牧人的激情,观看赛羊,体验与羊共舞的热情,观看博克摔跤比赛,体会力量的真实。品尝扎马宴,燃放烟火、篝火,夜晚可在房间观星空。

  抵达巴日图,接受专业骑马培训。前往诺干湖静谧营地,体验骑马、滑草、开卡丁车、搭建蒙古包等娱乐项目,真正“做一天蒙古人”。

  乘火车赴阿尔山,在阿尔山温泉博物馆泡温泉,洗名汤,参观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品尝特色全鱼宴,体会自然的味道。参加寻宝游戏,放松心灵,增加互动。

  赴满洲里,参观满洲里国门、互贸区、套娃广场。

  乘坐民用航空飞机前往新右旗,空中观看贝尔湖、迎亲草原。观看呼伦贝尔草原战舞,在迎亲草原品“西旗羊肉”。乘火车回到海拉尔,旅程结束。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