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持续推进绿色发展,通过增加林地面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实施防风固沙工程、有效保护农田草牧场等举措,积极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在防沙治沙的同时,实现了林地面积和蓄积的迅速增长,涨幅位居全区前列。40年来,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工程为通辽市增加林地2000多万亩。
随着森林面积和地表植被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在水库周围、河流两侧、山地丘陵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减少了地表泾流,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2018年,全市水源涵养面积达到24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3万亩,河流、水库输沙量明显减少,林草植被迅速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多。随着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入,全市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40年来,通辽市沙化土地治理面积从1977年的402万亩提高到现在的2000多万亩,沙化土地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破坏大于治理”转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为科尔沁沙地率先实现整体逆转作出了贡献。经过40年的林业生态建设,到2018年底,全市2255万亩农田、1253.7万亩牧场得到有效保护,农田林网化程度由1977年的20%提高到2018年的70%。平原地区全部实现了高标准农田林网化,农田林网化程度达到100%。(记者 杨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