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小活力”汇聚“大能量”——呼和浩特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内蒙古新闻网  19-12-26 17:02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随着呼和浩特市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小微企业已成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为首府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武川县可镇金三角商贸物流园区内,农畜产品加工厂星罗棋布,客商云集。这里是马铃薯、葵花、莜麦、荞麦、油菜籽等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武川县川宝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就位于该园区内。

  走进川宝公司一楼大厅,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屏幕上马铃薯交易电商平台“农多卖”网站上的各种市场信息。据川宝公司董事长王喜莲介绍,“农多卖”网站由7名大学毕业生负责运营,网站开设了市场行情、市场公告、市场资讯、企业文化等栏目,可以及时为农民朋友提供农产品产销信息,普及推广农牧业科技知识,宣传党的政策。

  主营马铃薯、葵花等大宗农产品购销,兼营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种植、加工、储存、运输等业务的川宝公司,“公司+农户+互联网+物联网”的运作模式,带来的是企业、农户、商户等各方面的互利共赢。川宝公司建设了1300亩现代化农场,5500平方米保鲜储窖,2000平方米加工包装车间,6600平方米周转仓库, 6700平方米马铃薯交易综合服务大楼。2018年公司经销农产品5万吨,营业额1300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

  川宝公司只是呼和浩特市众多非公经济中中小微企业中的一员。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末,呼和浩特市共有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28.86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9.17万户,从业人员67.4万人,私营企业8.24万户,从业人员63.2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5461户。

  呼和浩特市于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工作为重点,不断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目前已累计收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8.9亿元,其中今年争取国家专项补助6508万元。项目实施以来,市财政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创业创新空间、公共服务、融资支持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集中发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呼和浩特市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适合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制度、信贷流程,提升信贷审批效率,增加信贷规模,加快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专门部门或窗口,开辟绿色通道,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循环贷款、滚动贷款等差异化信贷产品,对生产经营正常、贷款不逾期、不欠息的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的信贷支持。另外还出台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将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存量指标单列考核,赋予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更多分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有效信贷投入力度。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非公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首席记者 李海珍)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