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太仆寺旗:为群众筑起饮水安全屏障
内蒙古新闻网  20-01-02 10:56  【打印本页】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赵亮是太仆寺旗骆驼山镇楚伦乌苏温家营子村农民,过去他家吃的是浅水井的水,水质差。今年,村里实施安全饮水项目,家家安上了自来水,吃上了干净清澈的自来水,还非常方便,这让赵亮非常高兴,“现在,拧开水龙头,水就流出来了,我们终于告别挑水的日子了。”

  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是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太仆寺旗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明确目标任务,严把时间节点,抓细抓小抓落实,2016年以来,全旗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587万元,共建成农牧区自来水工程273处,解决了7 个苏木乡镇332个自然村,48411户12.2万人的集中供水问题,全旗农牧区自来水普及率按人口计算已达74%以上,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方面成效显著。“自从安装了这套净水设备后,我们村的水好喝了,安全了。”说起村里的净水设备,骆驼山镇二道木图村党支部书记田斌打开了话匣子。骆驼山镇二道木图村人口多,水质差,地下水碱、氟超标,2019年,通过扶贫项目,为该村安装了大型净化水设备,解决了全村安全饮水问题。

  农牧区饮水安全既是脱贫目标“两不愁三保障”的一项硬性指标,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针对部分农牧区饮水工程因年久失修,出现了设备陈旧、管道老化等系列问题,太仆寺旗坚持安全饮水“不落一户、不留一人”的原则,利用扶贫资金,积极实施农牧区饮水安全改造维修项目。组织专人分别深入7个苏木乡镇逐户开展核查工作,摸清底数,按照“家家见面、户户过堂,村村过关”的要求,详细登记、认真核对、掌握真实情况,认真梳理汇总并建立了安全饮水需求台账,并围绕农村安全饮水评价准则和脱贫攻坚评估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整村推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任务。

  2019年,全旗打井32眼,涉及53个村,解决了以前水质差,部分地区因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自来水没水的问题,保障了农牧区饮水安全。(李浴霖 路树军)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