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时评】隐私公平要兼顾
内蒙古新闻网  20-01-07 12:2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岁末年初,工资奖金又成为职场人热议的话题。近日,有媒体就“你会打听同事工资吗”发起网上投票,结果表示“会”的人占多数。好奇心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是在“一口锅”里吃饭的同事,工资往往能透露出一种不言自明的微妙关系。对管理者来说,作为管理员工的一大工具;一个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机制,工资待遇的处理要尽可能做到“公私兼顾”。

  所谓“公私兼顾”,即在处理员工薪酬问题时,要尽可能做到隐私和公平兼顾,要在保证薪酬构成、考核规范公开透明的情况下,保障员工的知情权,至少是知晓自己待遇在整个体系中位次的权利,从而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很多企业推崇薪酬保密,一方面是考虑到保护员工隐私,照顾员工关系,减少内部矛盾,更多则是为了管理顺畅,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热情,但如果动辄以薪酬保密为借口行暗箱操作之实,伤害的就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所谓“纸里包不住火”,在工资待遇的问题上基层嚼舌根、中层装糊涂、高层玩猫腻的组织必然人心思变,充斥着大量负面信息,汲汲以求的“狼性”文化不过是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

  对于职场人来说,也要学会以更加开阔的心态面对薪资问题,如果你认同一个集体的文化,愿意在其中有所作为,那就应该对它有更多信任,相信自己的能力与付出有人看得到,也会有回报,这种回报包括但不仅限于薪酬。除此之外,每个人都应在不同的维度提升自己,“不打听也是一种温柔”。正如段子里所讲:快过年了,希望上学的不要被问成绩,上班的不要被问工资,单身的不要被催婚,结婚的不要被催生,快乐你我他,和谐中国年。(李慧宁)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