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工作,主动谋划布局
张立君是国家税务总局锡林郭勒盟税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2013年4月份,他受盟委组织部的委派,抱着“不脱贫、不摘钩,不脱贫、不离村”的决心和信心,走进了太仆寺旗骆驼山镇西河沿村,开始了漫长的扶贫之路。那时候的扶贫叫“对口帮扶”,他不辞辛苦学习各种知识,争取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并创新思维和方法,加大“跑”的力度。张立君说:“当时跑项目、跑资金是每位扶贫干部的‘必修课’。”他首先考虑的就是村党支部要正常开展活动,必须要保证“有场所、有阵地、有经费、有办公桌椅”,确保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发挥。为此,他把着力点用到村阵地建设上,在推动西河沿村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别出心裁地成立了村志愿服务队、建立了爱心小超市,把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洗好熨好后放在爱心超市,不仅使很多村民受益,而且也让广大村民养成了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乐于助人的村风。2016年改为精准扶贫后,他又在“精准”上下功夫,2017年,协调盟税务局党组,在公用经费中挤出20万元注入西河沿村。他从实际出发,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扶贫从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村民自愿和每家的具体情况,为贫困户购买扶贫牛、扶贫羊和扶贫猪,脱贫效果显著。
谈起自己工作的感受,张立君最大的体会就是,要让他人生活充满希望。几年来,他对全村623户村民做了建档工作,对全村257户常住户建立了帮扶档案,对全村150户380人的特困户制定了帮扶措施;完成了2.08公里水泥路的铺设,与柏油路接通,有三个自然村通了水泥路;建起了村活动小广场,解决了农民健身、锻炼的场所;建立了3个公厕、完成了危房改建195户,新建牛棚95处;通过协调,旗税利局又为三个村通了自来水、与旗扶贫办协调购进西门塔尔牛276头、购买仔猪79头,种植欧李16亩;帮扶专科以上学生4名……
默默无闻,热心公益事业
在一次入户调查中,刚走进村民张某某的家门口,一位疯疯癫癫的老太婆拿起扫帚就往外打,嘴里还一个劲地唠叨着:“我家的猪仔谁也不能拿走……”这时候,张某某赶快跑出来解释:“我老婆精神有问题,请领导见谅。”张立君当时一忧一喜,喜得是老张的养殖业真是见到了成效,忧得是如何从根本上拔掉老张家的“苦根”呢?他回锡盟办事的时候,就把这老两口带上,并安排在自己家吃住。到锡盟精神卫生中心诊治,整个治疗费用3000多元钱全是他自掏腰包。现在,病人的病情已大有好转,接近痊愈。老张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张立君的好处,是张立君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希望。而提起这件事来,张立君却不以为然。因为张立君和他爱人常年从事爱心公益事业,是公益事业的“爱心搭档”,只要是公益的事,他们总是一唱一和,谁都怕落在后面,助人为乐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
张立君热爱公益在业内是出了名的,他每年都要拿出工资的六分之一做公益,组织了“爱心顺风车队”,顺路接送孤寡老人。参与爱心团队,每天轮流给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师做饭、洗衣。直到这位老师给他单位写了封感谢信,大家才知道了此事。2017年在一次公益活动中,他结识了一个新的残疾人团体——弘心博爱残疾人福利企业,他又把心思放在了这个拥有35人的残疾人福利厂,帮助他们搬家、修暖气、做饭,为肢体残疾人修车等等。2017年的冬天,残疾人福利厂的暖气崩裂,他不顾自己有病的身体,在几十公分的水中为他们修理暖气。特别是从结识这个集体以来,他常年接送一名聋哑人上下班。张立君多次到锡盟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光荣院参与公益活动。
关键时刻,及时伸出援手
孙秀军是西河沿村的一个单身汉,从小体弱多病,智力低下,年迈的父母十年前就随小儿子孙秀国到张家口市生活,孙秀军一个人在村里过日子。2019年10月22日13点左右,邻居发现孙秀军意识不清,还伴有恶心呕吐,赶忙送到太仆寺旗医院。医生说医院条件有限,如果继续在本院治疗,重者可能会变成植物人,轻了也会落下终身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建议转院治疗。孙秀国赶忙把哥哥转到张家口某陆军医院治疗。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孙秀国陷入困境,只好借助“水滴筹”寻求帮助。此时正在锡盟住医院进行手术的张立君,从“水滴筹”上得知了孙秀军患病的消息,在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病情、捐助善款、帮助转发朋友圈筹集救助款等,一直把孙秀军的病情挂在心上。
通过一个多月的救治,为孙秀军办理了出院手续,但却落下了后遗症,手脚不能动弹、失语……以后生活怎么办?这成了弟弟孙秀国最头疼的事情。张立君得知情况后也万分着急,同孙秀国通电话语重心长地说:“兄弟,咱们必须得给孙秀军在最佳康复期进行康复治疗,叫他站起来。要不他以后的生活可怎么办呀!”张立君拖着病重的身体,四处打电话,联系有关单位。就这样,在张立君的协调下,孙秀军终于住进了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康复医院。现在,孙秀军通过医院科学的康复训练,各项指标都在不同程度提高,大有好转。孙秀国激动地说:“我代表哥哥及我们全家人向至今未曾见面的好干部张立君表示感谢。希望你们一定要大力宣传这样的典型,传递正能量,让爱充满人间。”(记者 武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