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徐海山,都说他是管护局十字绣第一人。
第一次听到他的故事是管护局刘局长给我们讲的。为庆祝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管护局成立20周年,管护局邀请我们去管护局采风,准备出一本文学专刊和一本职工文集。刘局长如数家珍般给我们介绍管护局和一线职工的情况。
有一次,刘局长到管护站去检查,说有一个管护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徐海山所在的沿达岭管护站。管护站里里外外被他们收拾得干干净净、妥妥当当,他当时看了很感动,要知道深山密林深处的管护站很少有人光顾,收拾不收拾也没人管,可是他们还这样尽心尽力。让刘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是他看到那幅还未完工的十字绣。
沿达岭管护站坐落在北部原始林北段,距离局址满归镇所在地250公里,通往管护站的只有一条砂石路,环山一路曲折蜿蜒,坑包不平,无霜期年平均才100天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常常在零下四五十度,除了最北边境恩和哈达,这是距离镇子最远的管护站。徐海山在管护站工作了20年,渐渐习惯了这份遥远、孤独和无边的寂静。
通往恩和哈达站的途中,我们遇见了徐海山,他有着明显的东北汉子的形象,不善言辞,憨厚朴实,他说,现在条件好太多,还有啥不知足。
管护局成立之初人手少,设施差,条件艰苦,那时候真叫难熬,没有电,更没有电视,只能通卫星电话,但是电话费让人咋舌,一般遇到紧急情况或是汇报工作才用。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四年前各站才大有改观,陆续安装了太阳能,4G网络覆盖,现在不仅能接打电话,还能跟家人视频聊天。
海山的家就安在镇上,孩子在读小学。妻子没有工作,他一年有半年时间在山上值班,照顾老人孩子的担子就落到了妻子的肩上。海山换站回家,就不停歇地干这干那,帮妻子劈好烧材,大块的压炉子,小块的用来引火,一摞摞码放得整整齐齐。不仅如此,只要他回家,家里的活儿都包了,希望以此来补偿妻子的付出。前几年,为了让家人住得舒适暖和些,尽管他一月只有三千多块钱的收入,还是咬牙贷款买了楼房。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又到了值班的时间。每次值班他要带够一个月的食物和饮用水,25天才换站,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徐海山值班时每天都会耐心细致打扫管护站每一个角落,工作之余,看看电视,上上网,感觉时间过得挺快,海山想着,值班时得找点事做,不能这样荒废时间。这个念头总在脑子里转,但是一直没想好能干点什么。准备上山值班带的物品时,他看到桌边妻子买来的十字绣针线和样图,标题《八骏图》,让他眼睛一亮,正是他喜欢的图,就学绣这个吧,他想。
海山有北方男人的粗犷大度,也有女性的细致耐心。将近一米长的“八骏图”别人绣可能要一两年,可是海山只用了三个月就绣好了,针脚细密均匀,图画光洁平整。谁会相信这是出自一个男人之手?
多少个在管护站值守的夜晚,海山专注地绣着,他说绣的时候心特别静。一针一线穿梭往复中同时绣进的还有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对当下踏实的欣喜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缕缕光阴镌刻在他的刺绣上,焕发着光彩。
队友刘刚看到他绣得那么好,也要跟他学。海山说,这个不难,只要有耐心、细心就成。俩人常常一边绣着,一边聊起往事。海山还清晰记得第一次上站值班的情景。
那时候海山才二十多岁。第一次到管护站值班内心里几种感情交织,第一次离开家那么远,投身到古朴原始、远离喧嚣的原始林管护站,有欣喜,有好奇,也有担忧。
那时,他每天的主要工作也是负责施业区内的森林管护,巡查、防火瞭望,每隔一个小时上塔瞭望一次。站在塔顶视野广阔,方圆30里以内都清晰可见,哪一处出现浓烟火情都清清楚楚。
到了晚上,大块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一起值班的两个人,白天工作忙碌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到了晚上,就无事可做了。开始俩人还聊天,一个星期过去了,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两人都各自待着,可是离换站的日子还很长。
山林静静的,鸟也藏到林子里,这样的安静让人心慌。初来乍到的徐海山常常失眠。夜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仿佛要把人吞噬;又像是一双无形的巨手,把他的睡意撕扯得七零八碎。他竖起耳朵警觉听着周围的动静,窸窸窣窣的,仔细再听又是一片沉寂。他瞪着眼睛,看向窗外是墨一样的夜色,他知道,这离镇区200多公里只有这一个管护站,站上只有两个人,小镇已经是内蒙古最北,火车到达小镇已是终点,想到在这深山老林自己渺小如虫蚁,他想到未来无数个这样的夜和这样的寂静,仿佛又往夜的深处滑了一段。
刘刚比海山晚来几年,管护站条件已有很大改善。各站还配备了新书架,装满了各类图书。
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有二十多个管护站,有几十名管护员和海山一样在这寂静里坚守。那写满寂寞的年年岁岁他们从未有过抱怨,将青春和激情都填补在那寂静里。守护祖国面积最大的北部原始林,守护好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深埋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这信念支撑他们可以守住寂寞、耐住清贫。
我想,有很多像海山一样的人,他们也许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们默默的守护却深刻诠释出无私奉献的内涵,他们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高山、森林、海洋、蓝天、戈壁、荒原……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让人肃然起敬。
林海无言,以更浓密的绿意回报。海山说,如今大大小小的十字绣已经绣了十几幅,家里都挂不下了,也送人了几幅,他说咱山里都是宝,他经常到山里巡查,总能发现很多枯朽的树根,造型别致,他打算化腐朽为神奇,做成根雕工艺品。
从管护站回来的时候,天边的红霞如火灿烂,染红了大半边天。还有那一层又一层,一波又一波的无穷无尽的绿鼓胀着,随着山势起伏跌宕,连绵不绝。火红与翠绿辉映中,我心中浮现出海山和他的队友们正憨憨地笑,还有那一幅幅寂静中的十字绣。(白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