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呼伦贝尔大地,青天、白云、山水,上下一白,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冰天雪地里,人们却越冷越精神,热火朝天地开展冰雪运动,满怀激情迎接“十四冬”的到来。
呼伦贝尔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冬季平均温度零下25度左右,历史最低气温极值达到零下50度。每年长达7个月的降雪期,厚度达30公分以上的积雪,将广袤的呼伦贝尔装扮成童话般的银色世界。气候与环境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冰雪资源,也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呼伦贝尔市冰雪运动历史悠久,是自治区冰雪运动的重要阵地,先后为国家、自治区及其他省市输送了150多名优秀运动员和众多优秀冰雪教练员,共有4人代表国家参加冬奥会,累计获得全国冬季项目比赛金牌90余枚。
作为“十四冬”主赛区和承办地,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积极响应“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以“十四冬”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培育冰雪运动人才。
在呼伦贝尔,校园内、社区里、广场上、公园里,随处可见人们热情高涨地参与冰雪运动的身影。呼伦贝尔市大力普及冰雪运动,开展了呼伦贝尔冰雪日、冰雪那达慕、冬季英雄会、冷极马拉松、大众滑雪节等系列活动,加大对滑冰、滑雪、冰球等运动项目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了群众冰雪运动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各地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普遍开展适合本地民俗特色的冰雪特色健身项目,打造“一旗(市、区)一品”“一旗(市、区)多品”的特色冰雪活动品牌,创新发展雪地拔河、雪地足球、雪地定向、雪合战、冰钓、爬犁、陀螺等群众特色冰雪运动项目和特色民俗冰雪项目,将冰雪运动融入群众娱乐生活,厚植冰雪运动群众基础。
为了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呼伦贝尔市积极承办国家和自治区级冰雪赛事,举办全市冬季运动会和冰雪运动单项比赛,通过赛事活动推动冰雪运动成为当地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和冬季全民健身的重要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承办“十四冬”带来的益处。
在众多参与冰雪运动的身影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校园里的孩子们。哪怕是小脸冻得红扑扑,他们仍然高高兴兴地在冰雪乐园里玩耍、嬉戏。为培养更多冰雪体育人才,呼伦贝尔市全面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将冰雪运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百万青少年上冰雪、青少年冬令营等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小手教大手”等方式,带动全社会参与冰雪运动。各高校更是积极开展冬季冰雪课程、“冰雪进班级”宣讲等活动,训练、选拔优秀学生组建运动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冰雪运动赛事。
如今,呼伦贝尔市170多所学校已开展冰雪体育课,约10余万学生参与,呼伦贝尔市体校还成立了速滑、短道速滑、男子冰球、越野滑雪等冬季项目运动队,源源不断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冰雪运动人才。同时,呼伦贝尔市在冬季体育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上坚持“以活动促普及、以竞赛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每年举办全市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速度滑冰传统项目学校比赛、青少年越野滑雪锦标赛等赛事,通过比赛提升竞技水平,发现和培养锻炼人才。
助力“三亿人上冰雪”,呼伦贝尔在行动。呼伦贝尔市将以承办“十四冬”为契机,继续以开展冰雪运动为重点,大力传播冰雪文化,调动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夯实冬季运动群众基础,为国家培养更多体育人才,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作出贡献。(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