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9年,自治区政协坚持质量导向,把质量意识贯穿履职工作全过程与各方面,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
这一年,协商议政呈现出新气象。
“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是怎样构建适应我区脱贫攻坚任务的金融服务体系的?”“自治区农牧厅能否牵头建立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品牌‘讲习所’?”……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六次常委会议就“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促进稳定脱贫”进行专题协商,6位委员直奔问题,引起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热议。
2019年,自治区政协对协商程序和协商方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政府或部门领导在协商前先通报情况,便于委员对议题有关情况深入了解;参会有关部门重点回答常委、委员提问,强化协商的互动性;加长互动协商的时间,鼓励不同观点相互碰撞,在求同存异、求同化异中凝聚共识、建言资政;从原来线下征集发言材料改为线上线下同时征集委员意见建议……这些措施,为委员建言资政搭建了高质量的协商平台。
与此同时,自治区政协开通网上议政通道,探索现场发言与书面发言、预约提问与随机提问、现场回应与会后答复相结合的协商模式,提高建言资政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2019年6月26日,内蒙古政协应用型智库正式成立,区内外一批专家学者、政协委员被聘为智库成员。智库的成立并启动运行,为建言资政更加务实高效提供了智力支撑。
这一年,自治区政协推动履职工作更加规范。
首次编写《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履职工作大纲》,明确三级政协履职“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推进全区政协系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
首次开展中长期课题研究。聚焦做好水文章、发展草牧业、双一流建设、向北开放等内容,各专委会纷纷行动起来,初步形成课题、专委会、界别、智库专家学者、学习调研基地、数据库“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推动政协履职更加规范、更具权威,力争对相关课题做到长期关注、年年发声,在养深积厚中提高话语质量。
内蒙古政协云正式启动建设,着力为委员搭建履职新平台,通过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社会公众有序互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共享,来实现政协委员履职流程的全方位覆盖、履职链条的全环节管理、履职主体的全天候参与,拓展委员履职的广度和深度。
这一年,自治区政协提案工作高效运行。
制定《自治区政协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工作办法》,严格提案质量审查;加快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建设功能完善的提案信息系统,实现网上提交提案、提案查重、提案办理协商等,首次实现提案无纸化交办。配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完成对盟市和区直党政部门提案办理绩效考评工作,继续落实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督办重点提案制度,与自治区政府督查部门联合通报提案办理情况,办复率达到100%。
这一年,自治区政协加强自身建设,展现出新时代政协的新样子。
在服务管理委员方面,建立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专委会负责同志走访看望委员和接待委员来信来访机制。根据协商议题需要,邀请有相关提案的委员参与专题协商会议,联合不同党派委员围绕重要议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考察,让委员在各种重要问题上发声。将委员按界别列入各专委会,实现联络服务委员全覆盖。
2019年,自治区政协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履职档案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委员履职年度统计、常委年度述职制度,引导委员更好地在双向发力中担当尽责。
机关服务保障水平直接影响政协履职的质量。政协机关持续加强改进学习,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勤勉敬业、奉献担当的工作氛围。出台并实施机关提质增效20条措施,使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这一年,政协系统工作联动更加紧密、履职合力显著增强。
配合完成全国政协在我区开展县级工作、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协同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等课题研究工作。制定出台了《加强对盟市政协工作联系和指导的意见》,建立政协协同联动机制,探索联合调研、上下协同的工作制度。召开盟市政协主席座谈会、盟市政协秘书长会议和部分专委会工作会议,进一步密切了上下级联系和指导。
回看这一年,一次次实践探索,记录着自治区政协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的坚实脚步。站在新的起点上,自治区政协将把提质增效贯穿于履职和服务履职工作各方面,全面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政协智慧、凝聚磅礴力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