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自治区政府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设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医疗和远程医疗服务能力。报告内容让我振奋。”朱华委员说,作为儿科医生,她比较关注民生问题。
为什么现在孩子“看小病”也要扎堆“大医院”?朱华经过调查发现,呼和浩特市共有46家社区卫生中心,治疗儿科疾病的基层医疗机构只有5家,难以满足儿童患者的就医需求。
朱华建议,要稳定儿科医生队伍,加强社区儿科医疗水平的提高,让家长愿意带孩子到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就医,以缓解儿童看病难问题。
朱华说,像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等急腹症患儿,首诊往往在儿科门急诊,筛查发现疑似患儿后,立即转儿外科进行下一步治疗。但是,自治区12个盟市的三级甲等医院中,只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6个盟市的三级甲等医院设置了儿外科,其他6个盟市的三级甲等医院因为没有设置儿外科,患儿只能层层转诊,这样既容易导致患儿延误病情,又容易导致医患纠纷。
朱华建议,自治区各盟市的三级甲等医院,至少要有一家医院设置儿外科,以解决区域内患儿就医需求;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增加儿外科设置,促进儿科诊疗水平的提高。(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及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