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洋:煤海追梦人
内蒙古新闻网  20-01-16 09:07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2008年,大学毕业的于海洋怀揣着成为电器设计师的梦想,来到祖国边陲小城霍林郭勒,投入到大型矿山采掘设备检修事业。就是这样一名年轻人,在全年无霜期只有4个月,冬季气候寒冷,夏季烈日炎炎、春秋两季沙尘时时光临的恶劣环境下,在许多人纷纷辞职奔赴大城市寻求优越工作环境的情形下,他和工友们一年四季天作房顶风作伴,天天作业在野外,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于海洋已成长为一名技术带头人,现任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机电设备检修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工程师。

  刚参加工作时,为了快速学到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于海洋白天同师傅一起到现场进行检修,不懂的虚心向师傅请教,刨根问底,直到弄懂为止;下班后就把自己关在屋里,认真琢磨白天的维修故障和处理方法,并记录在电脑中随时翻看,不断提升自身的检修技能和独立排除设备故障的能力。“坚持追求才能达到目的,不懈努力才能学到真功夫”。2010年初,经过师傅的精心传授和指导,于海洋熟悉并掌握了国产及进口8立矿用挖掘机、14立矿用挖掘机、27立矿用挖掘机的临故处理方法。

  技术攻关大显身手

  2010年11月,于海洋竞聘到机电修配厂采掘车间当上了电气技术员,具体负责检修技术指导和项目技改,这给了他更多的自信。他结合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和工作实际,不断寻求对设备本身技术缺陷的改进和突破。通过对3台27立矿用挖掘机的PLC进行改造,使故障明显减少,PLC模块运行稳定,切实为企业节省了维修成本;对2703矿用挖掘机抱闸系统进行改造,外并联电磁阀和逆变柜同步控制,同时用两个电磁阀控制一个抱闸系统,改造后的矿用挖掘机运行稳定,极大改善了提升失控的问题。

  2013年7月,为解决14立直流矿用挖掘机电机经常烧毁的问题,车间安排于海洋成立技改小组,专门攻破此难题。经详细调查分析后,他发现14立矿用挖掘机电机的很多控制部件都存在选型问题,触点很容易粘死,加上没有相应的电气保护,经常烧毁。于海洋对症下药,组织技改小组对选型不对的配件进行更换,又在很多关键点增加了保护装置,减少因触点而引起缺相烧毁电机的故障。经过改造,电机故障率下降到改造前的1/3,不仅每年为企业节省了近20万元的检修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2016年公司成立了220T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拥有成员11人,累计完成创新项目22余项,多次获得公司的奖项。

  牢记使命奉献忠诚

  在狠抓技术创新的同时,于海洋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先后主持制定了公司安全生产保障管理体系,制定修改完善了有关技术规章制度和考核细则,使设备技术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长期的现场工作与实践,使于海洋获得了组织和领导的信任,也赢得了身边员工的认可。2012年9月,于海洋代表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有限公司参加了“华能伊敏煤电杯”第一届全国煤炭行业露天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以总分85.15分的成绩获得了露天采剥机械电修工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使然。

  付出终有回报。十几年来,于海洋先后获得煤炭行业优秀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电投优秀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内蒙古草原英才、内蒙古突出贡献专家、全国煤矿建功立业优秀大学毕业生、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北疆工匠等殊荣。

  然而,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于海洋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一如既往,努力工作,钻研业务,不辜负企业、领导、同事的期望,秉承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事,而唯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组轩)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