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当租住在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的14岁姑娘丁慧婷看到志愿者一行走进大院,便开心地跑去门口迎接。看着如此热情的丁慧婷,你或许想不到,在两年多以前,丁慧婷还是个不爱说、不爱笑、甚至是有些怯懦的孩子。说起丁慧婷的变化,离不开土默特左旗民族文化志愿者们的细心关注,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引导,丁慧婷才最终回归正常生活,享受属于她的童年时光。
2017年11月,本报曾刊登了《11岁女孩辍学在家独自生活 志愿者献爱心 “孤儿”上学有希望》一文,文中的小主人公便是如今已14岁的丁慧婷。丁慧婷的成长伴着诸多坎坷,母亲出走,父亲入狱,爷爷奶奶离异后各组家庭,姥姥姥爷远在南方。曾经历寄养、辍学,终于在颠沛流离后于2017年得到志愿者的帮助重回校园……
之后,志愿者还在距离丁慧婷爷爷再婚后的家庭不远的地方为她租了房子,希望通过社会爱心人士的力量和亲人的安抚,能够让她变得活泼开朗。
如今,经过两年的时间不断磨合,志愿者们把丁慧婷当成了大家共同的孩子,一年探望十余次,每次带着食品、学习用品、新衣、被褥等生活必需品,这点滴帮扶让丁慧婷把志愿者们也当成了亲人。
志愿者张义强说:“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我们每次去孩子家里,都会和她聊很久,有的志愿者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还会特别惦记着她,带着自家孩子去和丁慧婷作伴、玩耍,久而久之,丁慧婷变得越来越开朗,也开始主动地去接触身边人。”1月16日,记者走进了志愿者为丁慧婷租住的平房里。与简陋的环境对比鲜明的是丁慧婷的品学兼优和积极向上。屋内满墙的奖状映入眼帘,对此,志愿者们都十分欣慰。
采访中,丁慧婷开心地说:“我会好好学习的,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