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兴安乌兰牧骑文艺演出进社区
内蒙古新闻网  20-01-21 10:32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记者张兆琪

  未闻其人,先闻其声。这句话用来形容记者此次的采访经历再合适不过了。

  1月7日清晨,记者走进乌兰浩特市铁西街钢花社区,还没进门,就听见了一阵歌声。原来,这是兴安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在为即将开始的演出做准备。“演出9点开始,队员们现在利用空余的时间多练习一下,争取表演得更精彩。”兴安乌兰牧骑(兴安盟民族歌舞团)负责人兰金会向记者介绍。钢花社区只是兴安乌兰牧骑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志愿服务及重点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点,活动从1月6日开始,预计持续一个月。

  节目短小精悍、演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这一直是乌兰牧骑节目演出的特点。此次活动,兴安乌兰牧骑组织了近50名队员,分为三组,同时进行三场演出。“我们只要一有时间就会下基层演出,2019年估计有100多场。”队员窦兰兰告诉记者,基层演出有助于拉近演员与群众的距离,有助于树立乌兰牧骑的良好形象,在下基层的过程中,不仅将党的政策和关怀带给群众,在辅导、服务基层文艺爱好者时,和群众之间的亲切交流也让他们倍感温暖。

  “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既是嘱托,也是希望。兴安乌兰牧骑一直以其为宗旨,扎根基层,与人民为伴,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喜人变化。“我一直喜爱文化活动,业余的演出看过不少,这样专业的乌兰牧骑演出是第一次看,真是不一样!”社区居民陈海云今年60岁了,可一提起唱歌跳舞,依然难掩兴奋。她说:“我参加社区的太极拳和广场舞队有4个年头了,深深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今天看到了专业的乌兰牧骑表演,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参与文化活动的信念,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优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居民乐了,社区大家庭才会更好,而这也离不开兴安乌兰牧骑的功劳。“兴安乌兰牧骑每年都会来我们社区一两次,在他们的鼓励和引领下,社区也成立了一支业余乌兰牧骑,居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社区的文化氛围也更加浓厚了,这不,一听说有乌兰牧骑来演出,大爷大妈们牌都不打了,都来看节目了!”钢花社区党支部书记吴秀娟说。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