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时评】树牢规则意识 维护公共出行安全
内蒙古新闻网  20-01-21 16:0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1月12日,包头市一辆24路公交车转弯时,发现两名男子在公交车道上。由于路面湿滑,为了保证安全,公交司机按喇叭示意两名男子注意安全,且尽快离开公交车道。没想到,俩男子不但没有听从,反而走到公交车附近,拍打公交车,且对该司机实施打骂。为了保证车上其他乘客的安全,司机求助公交公司,请求改派一辆24路公交车载乘客离开。事后,两名男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包头新闻网)

  在2018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公交车行车安全成为人们一度关注的焦点。抢方向盘、殴打司机、用垃圾桶套司机的头……在全国范围内,乘客和司机发生冲突的事情真不少见。这次在包头发生的事件虽然是行人干扰公交车的正常运行,也未酿成严重的后果,却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试想,如果司机为了避让两名男子而急刹车或者紧急拐弯,是不是很可能让乘客发生磕碰?如果司机未能压住火气,没有冷静处置,及时让其他乘客安全转移,那么事情最终的结局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为严重。

  目前,为了保障公交车的运行安全,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比如加强公交司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教育;要求新购置车辆应具有驾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设施等等。不过,加强人们的规则意识、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养才是杜绝此类事件的根本之道。规则意识,是通行陌生人社会最简单的“红绿灯”,是全社会收获稳定预期的基本保证。社会公德并不是简单的老生常谈,看似在束缚着你我的手脚,却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保障,能够规避很多不必要的人际冲突。

  培育规则意识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它需要学校、媒体、社会长年累月的教育和宣导。这件事细致繁杂,却影响深远,最终受益的将是整个社会。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最终会回馈到每个人的身上,并将很多大大小小的社会摩擦在萌芽时消除,包括在公交车上发生的冲突。(萨其拉图)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