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设计好“太阳姑娘”的图案,将牛羊皮子的边角料裁剪、雕刻、填充、上色,再将皮毛与之拼接,搭配各色的彩石,原本是废弃的皮子和皮毛经过乌尼日的手,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件精美的非遗皮毛装饰挂件。
乌尼日是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伊敏苏木毕鲁图嘎查的牧民,2014年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与丈夫离异,自己带着一个6岁女孩和一个4岁大的男孩艰难度日。2016年,她通过培训学会了缝制皮毛装饰挂件。“开始我只会往上缝彩石,后来能割出成品的皮子样本,现在能设计并制作出‘太阳姑娘’的成品了。”凭着这门手艺,乌日尼年收入达到了13000元,不仅实现了脱贫,提高了生活水平,还对生活有了信心,“像我这种只会放牧的牧民能学会一项技能,能做出一件非遗的手工艺品,还能凭手艺过上好日子,我感觉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价值。”
鄂温克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弘扬多民族文化特色,全旗深入挖掘、培养和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集聚各民族优秀人才入驻鄂温克旗文化产业创业园,其中包括26名非遗传承人,囊括了23项非遗传承项目,覆盖鄂温克民间服饰、鄂温克传统手工皮毛技艺、厄鲁特蒙古族服饰、达斡尔木雕、布里亚特服饰等少数民族传承项目。如今,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技艺不仅成为了鄂温克旗的一张文化名片,还肩负起了脱贫攻坚的重任。
米格木尔是鄂温克旗锡尼河东苏木孟根楚鲁嘎查的牧民,是一名残疾人,需要拄着拐走路,哪怕是5公分高的台阶他都很费力气才能走的上去,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米格木尔通过当地举办的特色产业皮雕培训班结识了皮雕,“一开始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你说我一个残疾人,让我给皮子雕刻还不是开玩笑嘛。”没曾想,三个月的学习让米格木尔渐渐对皮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米格木尔月收入从几百元增加到了1700元,并与鄂温克旗文化产业创业园内的兀傲皮具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务协议。也正是在这一年,米格木尔实现了脱贫。目前,米格木尔正在巴彦塔拉乡的皮雕扶贫车间里工作。
鄂温克旗扶贫办副主任赵志明说,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多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以扶贫车间为平台,培训贫困群众,在为他们增加内生动力、带来收入的同时,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和古老的手工技艺得到广泛传承和发扬。
截至2019年,鄂温克旗共有扶贫车间14个,分布在7个苏木乡镇11个嘎查。其中,8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手艺扶贫车间,主要包括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技术、民族服饰制作技术、根雕技术、皮具制作技术等,直接带动贫困户81户。
与米格木尔一样的还有巴彦塔拉乡温都尔嘎查的贫困户斯琴,她的丈夫2014年去世,自己带一个孩子加之身体不太好,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增收致富,在享受产业扶贫措施的基础上,2019年她在乡里的达斡尔民族服饰扶贫车间学习了达斡尔族民族服饰制作。“身为达斡尔族人,非常想学习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些东西,希望自己能将这些古老的技艺传承给下一代”。通过文化扶贫措施,斯琴等多个贫困户的脱贫成效得以巩固。
孟丽是斯琴的老师,也是呼伦贝尔市级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巴彦塔拉乡成立了扶贫车间,她便来到培训班,培训贫困户制作达斡尔族民族服饰和达斡尔族补绣技艺,共带动8户贫困户。“存粮千斗,不如一技在手。贫困户刚开始手法比较生疏,做的慢,熟悉以后2-3天就能做一件衣服,每件可收入200-300元;民族饰品1天能做5个,每件可收入10-20元,平均1天就能有100-200元左右的收入。以后,我会继续将本土文化发扬光大,希望这门技艺能带动更多人致富。”(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