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路工业园区继续积极协调争取电力优惠政策,使企业进入电力多边交易范围,进一步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助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在大路工业园区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多晶硅后处理车间,工人们正在对刚生产出来的多晶硅进行破碎、抽检、称重和打包。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多晶硅产品的企业。“晶阳公司自2014年转入商业运营以来,每年的用电量很大。在我们的生产成本中用电成本也占到近1/4的比重,对我们控降成本来说压力十分大。在2016年以前。我们的用电单价是0.3917元每千瓦时。”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计划经营部副主任赵正逢介绍说。
多晶硅的生产过程比较耗电,这样的一个价格对年生产4800吨多晶硅,年用电量近4.5亿度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用电成本。2016年,在准旗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企业很快被纳入电力多边交易名单,享受到户电价0.26元每千瓦时,较2016年之前降低了1/3。仅仅是这一毛三分钱的差价,就意味着企业一个月的电费少支出500多万元,这让企业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计划经营部副主任赵正逢说“晶阳公司2019年全年预计交易电量4.49亿千瓦时,实现到户电价0.26元每千瓦时。较目录电价全年节约电费支出5700余万元,自2016年晶阳公司参加电力多边交易以来累计节约的电费支出达到2.4亿元,这为企业在控降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电力多边交易是指由“发电、用户和电网”三方共同参与,在“发电侧与用电侧”两端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由三方协商形成的交易模式,突破了政府定价、电网垄断买卖的计划经济模式。同时,电价市场化改革与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举措合力出招,目前准旗的电力多边交易已走向成熟,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电价降幅也逐步加大,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了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