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上清水心里甜(新春走基层)
内蒙古新闻网  20-01-23 11:37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日报

  吉林通榆县下大力气解决村民饮水难

  “呦,大娘,这水好看呐?笑这么甜。”在吉林省通榆县边昭镇边昭村,镇水管所工作人员田志昌带记者来到61岁村民孙敏丽家,碰见她正接水做饭。

  “这水好看,更好喝。”孙敏丽见来了生客,忙请进屋。只见对面墙上满满贴了两排奖状,黄灿灿的,透着喜庆。

  坐上炕,孙敏丽唠起了曾经“水难吃、吃水难”的日子,“俺们吃了一辈子咸水也就算了,可俩孙子还在长身体啊。”俩孙子十来岁,是孙敏丽的心头肉。

  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的通榆县,年平均降水量仅350毫米。降雨少,地下水还普遍氟、铁、锰超标。祖祖辈辈喝咸水,很多村民都长了口松动的“黄板牙”,上点年纪就变成“大豁牙”。

  孙敏丽回忆,最早村里家家有水井,用人工压水;后来改用小水泵抽水;再后来,村里修了两个水井,一天定时给全村供三遍水。“水不行,祸害人。说是深处地下水,但还是发咸,存水的水缸久了都粘一层黑沫子。”

  让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脱贫攻坚的成色。通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72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90个,是吉林贫困人口最多的县。通榆县的扶贫干部,扎实打好脱贫攻坚战。到去年底,全县建成了655处集中式供水工程,铺设供水管网454万米,水质100%合格,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去年,通榆县又开展了彻查农村水源地污染问题的治理行动。两个月内,全县1.2万余名干部职工在乡间村舍和农户一起,拆围墙、扒圈舍,清理垃圾,将水源井半径30米范围内的污染源彻底清除。村民薛伟家200多平方米的大羊圈,正好在水井旁。“全屯喝上放心水不容易,咱不干那添堵的事。”薛伟二话没说,拆了羊圈。

  快过年了,孙敏丽将大瓦房的白色瓷砖擦得更亮,砖头铺就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去年俺最高兴的事就是喝上放心水,这水喝着心里甜,日子就有奔头。”(记者 祝大伟


[责任编辑: 张燕]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