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师:虽然不能见面 老师一直在线
内蒙古新闻网  20-02-12 12:41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嘀嘀嘀……嘀嘀嘀……晚上7点开始,杨智的手机就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来自各个学习群、学习APP此起彼伏的提示音预告着又一天的集中线上答疑时间到了。杨智是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组长,在这个特殊时期,和学校其他高三老师一样,他的教学场从线下转到了线上,一周以来,线上授课、线上解惑成了他的日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三老师正在直播教学新华网发

  讲课时,杨智需要定期前往学校进行教学直播,与往日一样的教学地点、一样的的教学内容,但给他的感觉却不相同。“面对学生讲课,他们会随时反馈,我也会从他们的表情、动作抓取到他们对知识点的接收情况。”杨智坦言,在线上教学初期,课程节奏和难易度的把握曾是他面临的难题。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王迪也曾面对着相同的情况,全新的教学方式让她无法准确的对学生进行学情评估。“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初期我们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再加上不熟悉的设备、不熟练的APP操作,这让我们一开始有些压力。”

  面对这些问题,老师们在备课之余都努力尽快地掌握,生怕因为一丝丝客观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们英语组都是女老师,平时对这些软件没什么研究,现在我们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能够熟练的运用了,同时也在开发其他功能,更好的服务学生,答疑解惑。”王迪说。

  在线上授课环节、作业布置、解答疑问这些方面,学校年纪组针对教师及学生的反馈,随时总结。尽量最大化地照顾到学生的情况。杨智介绍,在直播课程结束后,老师们会留出30分钟即时互动时间,趁热打铁,供学生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提问。

  杨智在家备课新华网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没课的时候,杨智大部分时间是在通过网页学习平台和手机软件为学生们批改作业,解答疑问。他说,“这段时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关键时期,加之现在处于特殊时期,对于学生来自学业和心理上‘解惑’,更为重要。”

  晚上七点以后,就是杨智和王迪最忙的时候了。录制微视频、反馈作业情况、解答不同群组和个人的提问、为各个不同成绩段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手机、电脑、书本、教案被他们反复的拿起放下……此刻,他们恨不能成为三头六臂。

  虽然每位老师都是以1:100面对学生,也有一些老师会因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而眼睛红肿,但只要能全面的更好的服务学生,这些问题都会克服的。“我们全天候等着他们。”王迪说,“要让学生们感觉到老师们就在身边,我们就在一起。”

  晚上11点多,杨智的手机又响了,他稍稍降低了些声音又开始讲题了。(李倩)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