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三十二场新闻发布会。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窦贵君、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刘浩生、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副主任张培文、自治区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俊威就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开园时间和线上教学、高校毕业生就业措施、研究生招生复试等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2月27日,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会议指出,各地和相关部门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将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开园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当前,广大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关心开学时间和线上教学问题,请问我区有什么安排?
窦贵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经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我区大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学期延迟开学,开学时间不早于3月15日。从今天开始,全区中小学校将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延迟开学期间,学生不返校,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开展线下教学培训。
为应对疫情,教育厅在1月31日就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区疫情防控延迟期间中小学网络在线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各地各校采取“教育+互联网”形式,整合国家、自治区、盟市和学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搭建并完善在线教育教学平台,提前做好了线上教学的准备和组织工作。2月27日,在发布推迟开学的通知后,教育厅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做好延期开学期间中小学校教学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教学组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按照自治区统一指导,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进行。自治区已整合各类线上资源,主要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自治区教育云平台等推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供各地学校自主选择。高中阶段由盟市统筹,义务教育阶段由旗县(市区)统筹,各中小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学校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可自行选择线上直播或录播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不开展线上教学,可通过信息推送等方式开展保教指导、康复训练指导。
针对高三和初三年级,自治区已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向学生提供直播课程和优质资源,以专题辅导为主。重点做好学生线上复习迎考工作。
为防止各地超标准、超进度、超难度、超负荷开展线上教育教学,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我们要求各地各校统筹做好居家学习和开学后学习的衔接,合理安排课程,避免单纯学科知识教学,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课堂教学方式。要考虑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特点和局限,减慢教学进度,综合采取线下自主学习、线上反馈答疑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我们要求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间,小学每天原则上不超过2小时,初中高中不超过3小时,要劳逸结合,注重用眼健康,严格控制作业量。教师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或家长每天上传学习视频、打印和批改作业,不得向家长布置作业。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求开展线上教育教学要坚持“五育并举”,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疫情防护知识普及、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和健康生活指导。
为加强对防疫阻击战一线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指导和关爱,教育厅要求健全关心关爱工作机制,由就读学校指定教师建立“一对一”联系,通过电话、视频,心理咨询热线等手段,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人文关怀方面给予特殊关爱,确保教育教学全覆盖。
在高等教育方面,全区各高校均制定了延期开学教学预案,提前搭建了线上教学平台,开展了教师在线平台使用及远程授课技能培训。各高校利用教育部提供的37个在线学习平台,挖掘在线优质课程资源,备选在线课程近3万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线上教学。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停课不停学”是一种广义的学习,线上教学是应急状态下开展的教学方式。像今天这样,大规模组织线上教学的情况前所未有,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希望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能够给予包容和理解。对线上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正常开学后,学校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请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放心。
我们希望广大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安排,在教育引导孩子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更加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学生和我们共同上好抗击疫情、战胜疫情这堂大课。
记者:由于疫情关系,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受到一些影响,认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点有哪些?对此有哪些建议?
刘浩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个人的前程、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未来。今年我区需要就业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总量达17.1万人,比去年增加近9000人,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就业面临的挑战叠加,使今年就业形势成为近年来最为复杂、最为严峻的一年。就目前而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现场求职招聘暂停。上半年是高校毕业生离校就业季,往年这段时间正是现场招聘会活跃期。今年受疫情影响,所有现场招聘活动停止,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洽谈、面试和签约无法进行。二是就业岗位相对减少。受疫情影响,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企业开复工延迟,用工岗位减少。我区71.1%的就业存量集中在第三产业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交通物流、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而疫情对这些产业发展冲击很大。目前,这些行业有的正在恢复,有的尚未运营,吸纳就业能力减弱,高校毕业生及时就业受到影响。
对此,不少高校毕业生难免心理有所焦虑,在这里建议大家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形势,积极面对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影响,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在家的这段时间,多学习充电,保持学习状态,提升就业能力;多关注国家和自治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了解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就业见习等促进就业措施;多关注各级政府网站、就业信息平台和媒体关于企业的各类招聘信息和事业单位考录招聘相关信息,做好网上招聘准备。
建议用人单位和各类企业积极承担起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充分利用好自治区政府及各部门出台的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的有利政策,克服暂时困难,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精简招聘流程,组织网上招聘、视频面试,在线培训。这几天,我们正在内蒙古人才网举办“2020年自治区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网络视频专场招聘会”,开启了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一对一”双选端口,请企业密切关注,做好招用人工作。
王俊威:这几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保持高位运行,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大约为13.4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工作的压力原本就不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对我区高校毕业生如期实现充分就业确实是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线下招聘全面暂停、部分用人单位缩减或取消原定招聘岗位、实习时间推后;需求总量减少、就业竞争难度增加、就业期延长,也使学生们容易产生急躁、焦虑等不利于就业的心理状态。那么,要想真正妥善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我们认为,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做好毕业生的心理疏导仍是当前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建议也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一是紧贴自治区发展战略促进就业。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市场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也应该看到,新动能的发展和传统动能的改造升级实际上依然是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的,我们将主动对接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重要行业、重大工程创造的就业岗位,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毕业生积极就业。
二是要筑牢基层就业的压舱石作用。我们将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也将配合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社区民生、人才储备等基层就业牵引项目。同时,我们还将按照教育部工作部署,全力落实应届公费师范生入编入岗,尽最大努力保障毕业生充实到基层教育战线中。近年来,中小微企业一直是吸纳我区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容纳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社部门以及其他部门为我区中小微企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很多条件,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努力把这些政策落实好,为毕业生充分就业保驾护航。
三是努力扩大毕业生入伍参军总量。今年是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第十一年,教育部也在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今年在扩大征集总量的同时,主要向毕业生倾斜。教育部门将积极配合自治区兵役部门,进一步在精准动员、征集使用、就业等方面下功夫,更大力度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
四是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据测算,未来五年我国新就业形态就业规模年增长20%以上,我们将大力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这类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民生急需的领域就业。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原有就业市场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云合作、云洽谈”方式加大区外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五是需要高校和广大毕业生共同努力,齐心战疫。高校一方面要集聚社会各界力量,多渠道、多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全面掌握毕业生思想和健康状况,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帮助毕业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引导毕业生建立积极的求职心态。我们广大毕业生们也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无论是考研、创业还是求职,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良好的心态尽早投入到各项就业活动中。
记者:疫情期间,人社部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还有哪些措施?
刘浩生:针对疫情影响,我们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强化促进就业政策支持。在高校毕业生促进就业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工作,我们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对春节期间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企业,每吸纳一名高校毕业生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每人1000元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服务,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并协助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每人100元的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对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的高校毕业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可向贷款银行申请展期还款,展期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财政部门继续给予贴息支持。
同时,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疫情防控期间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均改为网上组织或延期举行。对因工作急需组织公开招聘的,要求招聘单位严格落实卫生防疫要求,尽量采用电话、视频、互联网等非现场方式办理有关事项,相关体检、考察活动也延后开展;对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需要紧急补充医护人员等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可简化高校毕业生招聘程序,开通招聘绿色通道,通过网上面试、考察等方式直接招聘聘用,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急需,相关招聘手续可疫情过后补办。
二是密集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全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所有现场招聘活动全部改为线上招聘,线上为广大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搭建供需服务平台。从2月21日起,我们在线上举办了“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月活动暨春季网络招聘大会”,整个活动持续到3月7日,为期16天。通过设置网上专栏、组织专场招聘、视频面试、云对接、线上招聘进校园等形式开展网络招聘,最大限度满足用人单位及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截至28日,全区共举办82场线上招聘会,参与线上招聘用人单位6742个,提供就业岗位141543个。
鼓励高校和用人单位利用互联网进行供需对接,实行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引导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时间、推迟签约录取。指导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延长报到接收时间,可通过信函、传真、网络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协议签订、就业报到手续。
三是全面组织线上职业培训。疫情期间,针对高校毕业生等就业群体参加线上职业培训,公布了首批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平台目录,包括国家层面的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中国职业培训在线、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等5个平台,以及内蒙古精准脱贫就业创业学习平台、呼和浩特市新东方烹饪职业培训学校、呼和浩特市四众职业培训学习等13个培训平台。依托各类线上培训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培训APP和公共邮箱、邮寄等方式,灵活开展视频培训、远程培训等,使有培训愿望和线上培训条件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培训。培训平台近期还会陆续公布,也请大家关注人社厅官网。
在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方面,依托“就业创业服务导航”微信公众平台“东云启创模拟实训系统”,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这个系统具备了政策宣传、线上报名、人员筛选、开班申请、线上教学、档案整理等六大功能,方便了高校毕业生线上培训。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已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网上创业培训2090人。
总的看,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国家层面也正在抓紧完善就业支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进一步把工作责任压实。印发做好2020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度任务进行分解,压实盟市责任。加强和教育、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在政策、资金、培训、招聘、指导队伍、信息服务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力度,持续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基层成长和就业见习3项计划,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就业服务”和“离校未就业百日攻坚”两大行动,确保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度任务。二是进一步把政策措施定准。按照国家要求启动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通过毕业生登陆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会同教育厅组织开展毕业生状态和心态的调查,了解疫情影响下毕业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提出精准的落实措施。也希望广大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把大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反映上来。三是进一步把就业服务做细。在继续组织系列网络招聘活动的基础上,人社部门将开展线上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活动,指导各地集中梳理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清单,扩大基层就业、企业吸纳就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见习补贴、税收优惠、灵活就业等政策的知晓面;及时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相关各类信息,使毕业生在家就能够了解档案存放、面试签约、考录招聘延迟等服务信息。同时,充分调动和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对符合条件的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四是进一步把就业的渠道拓宽。随着自治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劳动力市场需求,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效应将逐步释放。我们将抢抓机遇,充分挖掘重大工程项目、工业产业园区、服务业等带动就业潜力,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努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记者:每年的3、4月是大学生求职旺季。今年受疫情影响,高校至今没有开学,对今年毕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带来影响,请问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王俊威:今年全区高校应届毕业生约13.4万人,较去年增长5%。自治区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部署,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升学机会、开展精准指导服务,全力“战疫情、稳就业”,实现了“毕业生线上就业服务不断线”,通过“就业需求线上报,就业指导线上听,就业岗位线上找,就业服务线上办”,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影响。近期的主要举措有:
一是启动应急机制,加强校园管控,确保抗疫就业“两不误”。在疫情解除前停办一切线下校园宣讲和招聘活动。各高校加强线上心理疏导,帮助毕业生增强防控意识、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引导毕业生理性思考、梳理求职意愿和就业方向,尽早投入到各项就业活动中。
二是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就业服务,确保手续办理“不间断”。依托内蒙古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服务云平台“线上办公”渠道,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均可通过登录平台或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实时办理就业手续、档案转递、报到改签、学历认证等业务。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已为区内外近千名毕业生提供了业务咨询与办理服务,并对办结业务提供了包邮服务。同时,对2020年未就业、在两年内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我们会按照应届毕业生身份帮助办理就业手续。
三是推进线上服务,开展网络招聘,确保校园招聘“不停歇”。2月15日,我们启动了区校联动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百日网络招聘”活动。招聘单位不仅可以免费发布单位简介、用工需求及岗位信息,还可以进行在线简历筛选、面试签约等工作。毕业生可以在线查询招聘信息、制作投递简历、网络签约、办理就业手续等相关业务。活动以来关注人次达50多万,区内30所高校先后加入百日网络招聘活动,541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38042个,全区毕业生已投递简历18076份。同时,我们还将全力推进教育部发起的“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并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领域的线上招聘活动。
四是加强教育引导,投放精品课程,确保网络教育“不停学”。通过内蒙古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服务云平台和第三方教育平台,免费为全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职业发展咨询、职业测评等服务。引导和鼓励更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以及自治区新兴产业和领域就业创业。鼓励更多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同时,加强对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是强化就业能力,举办网络竞赛,确保就业指导“不断线”。为增强大学生求职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我们在组织各高校开展线上就业指导教学、开通就业创业指导咨询热线、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的同时,于2月20日,举办了“全区首届大学生网络简历设计大赛”,在校大学生均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求职意愿,选择目标岗位设计制作简历,报名参赛。围绕本次比赛,我们还陆续推出系列有针对性的辅导讲座,指导大学生了解简历制作技巧、增强面试求职技能、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同时,我们将针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特别是高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加强就业帮扶。已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形势下全区高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和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各高校将成立“帮扶工作组”,细化帮扶措施,责任到人,实行分类帮扶和“一人一策”,为每人提供三个以上就业岗位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专项辅导和就业岗位精准推送,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
记者:请问今年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是否如期进行?
张培文:2月3日,教育部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研究生考试招生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原定近期举行的自划线高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和有关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等推迟举行。原定4月初左右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
接到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通知后,我区第一时间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发布了相关信息。
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全国一盘棋,各省份要统一按照教育部的安排部署开展相关工作。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在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及适时开通“全国网上调剂系统”后,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有关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我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