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时评】雷锋精神仍有强大感召力
内蒙古新闻网  20-03-05 22:2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今年是雷锋同志诞辰80周年,每年的3月5日也是学习雷锋纪念日。经历了一个多月的举国战“疫”,当时间来到3月5日这个平凡又特殊的节点时,我们突然意识到:雷锋精神代表的敬业、奉献、无私并没有过时,反而已经深深根植于国人的内心世界,融入了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持续不断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曾几何时,“雷锋精神已经过时、新时代不需要雷锋精神、不要拿崇高来要求每一个普通人……”的论调甚嚣尘上,在互联网上,甚至出现了调侃雷锋日记、质疑雷锋真实性的声音。与此同时,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似乎变得越来越侈谈精神,“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精神”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一些人认为雷锋精神过于高尚,自己并不具备且难以企及,索性当它是神话了的东西;另一些人则认为,在“埋头苦干不如巧取钻营”的复杂现实社会中生存,谈雷锋精神不仅无用,而且是“老实人行为”,只能被无情地发一张“好人卡”。

  事实上,在见证了全国抗“疫”的种种事迹、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后,正如很多网民感叹终于读懂了小学课本上的鲁迅一样,我们发现:雷锋精神没有那么久远、没有那么形而上,它真真实实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它既存在于荆楚之地、也存在于“雄鸡”的每一个角落;它既存在于奉劝大家没必要的事不要到武汉,自己却坐上了去往武汉高铁的钟南山、李兰娟老人身上,也存在于主动请缨奋战抗“疫”一线,人们眼中小孩子的“95后”身上;它既存在于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身上,也存在于克服困难“宅在家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普通群众身上;它既存在于穿上防护服十几个小时不能喝水的白衣天使身上,也存在于牺牲时还穿着警服的铁路警察身上;它既存在于最朴素动人的“我要捐两吨小香米谷子”的贫困户身上,也存在于甘冒风险自费给医院送餐的志愿者身上……在每一个平凡的战“疫”者身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正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正是雷锋精神强大感召力的体现,正是雷锋精神不断滋养每个中国人共同价值观的体现。

  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年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只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但必然会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记忆。当我们终于能摘掉口罩,走上街头迎接春暖花开时,我们要感谢每一个平凡中铸就伟大的普通人,他们的默默奉献汇聚成了中国精神,就像一个汽车兵在半个多世纪前做的那样,它是平凡的,也是闪耀的,它属于每一个默默奉献的中国人。(李慧宁)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