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 美丽的乡村】科技服务线上线下助春耕
内蒙古新闻网  20-03-15 15:2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肥料使用知识。”“七分种三分管,一定要在播种上实现精播精种。”“这一期网络课堂,我要结合春耕生产现状,给大家讲讲有关春耕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防治病虫草害。”连日来,我区农科专家跨界当“主播”的新模式,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如今,在线收听收看农科专家的技术讲解成了不少农户的“必修课”。

  据了解,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满足农牧民科技培训需求,自治区各级科协组织亮出“十八般武艺”,通过微信推送、专家视频讲解、网络直播、广播栏目讲座等方式,开展互联网+农技推广培训,为农民备耕提供技术指导和全程服务。

  包头市农科院作为包头市科协的科普教育基地,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加强与农牧业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好科技服务工作,并设立疫情应急科技服务热线,组织专家及时解答农牧民提出的农牧业技术问题;

  乌海市海南区科协通过线上“科普e站”发布春耕备耕、种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讲座视频,帮助农牧民学习最新的农技知识;

  乌拉特前旗科协联合农科局组织农牧业技术人员利用农牧业广播电视学校快手直播平台,在线开展农牧民科普、防疫及农技知识培训,传授种养殖技术,日点击量达2800人次……

  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爱上了随时随地“充电”的感觉。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北粮台村村民郭炳龙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拿起手机忙“充电”。“通过专家建的微信群和网络直播学习种养殖知识,这种办法挺好,有啥问题就反馈过去,专家当时就给我们解决。”郭炳龙说。

  目前,不仅线上培训助力春耕备耕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自治区各级科协组织还组织农牧业专家开展实地调研和现场指导。

  通辽市开鲁县科协组织果树专家深入东风镇、吉日嘎郎吐镇、小街基镇等10个乡镇农场果品经济林基地,讲授果树修剪技术,指导果农1000余人,发放《果树栽培技术》图书千余册。

  在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旗农牧局技术员杨飞带头到育苗企业调研,并开展技术指导。

  自治区科协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自治区各级科协组织就是想通过组织农技专家为农牧民讲解养殖种植技术的方式,传授致富技能,解决农牧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好农牧民的好帮手、好参谋。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让春耕生产更绿色、更高效;让每个农牧民都能依靠科学成为“土专家”“田秀才”,成为种植、养殖致富的行家里手。下一步,科协将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娜)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