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请永远记得,医生为我们拼过命
内蒙古新闻网  20-03-19 09:58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3月17日,湖北,武汉,曾经狂飙突进让全国人民揪心的新增病例数字,终于凝固为醒目的“1”。

  是时候接可敬的他们回家了。

  春节前后,我们忍泪送走的逆行者,第一批41支国家医疗队、3675人,终于平安回归。

  在第一批上海医疗队离汉之前,湖北省委书记应勇送别时说“2月3号我在上海送你们,今天我在湖北送你们!”——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他们或都不会在武汉度过这个春天。一段可泣可歌的历史,一众无人预料过的传奇人生,正从他们和我们的身边呼啸而过,等待着未来的再三回味……

  在一张纪念这一刻的海报上,一个白大褂的背影,安静地走出“湖北”地图。两侧打开的“大门”,布满了各省驰援医护人员的密密麻麻的数字。一行大字,成为逆行者刚刚跨越的那道“门坎”: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

  一瞬泪奔。

  然而,仅有此刻的感动,或太轻飘,与医者沉重的负出和牺牲太不相称。除了逆行者,还有始终战斗在一线的湖北以及武汉当地的医生。这个群体,为这次疫情付出了3000多人感染、至少40余人殉职的惨痛代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称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要给你们记头功”。那么,经此一“疫”,我们能否刻下最深的记忆——不是此刻,而是永远:大疫来袭,举国惊惶,九州闭户。除夕夜、年初一、上元节……唯有他们匆匆离家、逆行至最险处,为了守护生命、保家卫国,他们不惜代价,舍命驰援。

  中国向有尊医传统: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先人甚至时时将“良医”与“良相”相提并论,医生的职业尊荣无以复加。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长寿的渴望,让大家对医疗水平的要求逐年增高。可是,诸多现实纠葛和矛盾,加剧了就医难的痼疾:医疗资源的匮乏、医疗改革的滞后乃至公共卫生投入的不足,让一线医护人员,首当其冲地成了“背锅侠”。一些医闹更将非理性怨气倾泄在他们身上,导致伤医事件层出不穷,医生的职业尊荣日渐式微,一些地方,甚至闹出了人命。凡此种种寒了良医的心,也伤了优秀后辈学医的积极性……

  这场疫情,让国人深切感受到中国医务工作者的良知良能与大爱大勇。

  要知道,当他们义无反顾扔下热呼呼的年夜饭,离开幼子、爱人和白发父母,掉头踏上空寂的列车、只有几盏孤灯的机场,经过看不到人影的黄鹤楼与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们何时才能归来,疫情的走向会是怎样;他们更经历了医疗物资严重匮乏的窘迫、不得不数小时被“封”在珍贵的防护服中,面庞被勒得变形;面对病毒的凶悍、生命的煎熬、远离亲人的孤独,他们的身心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和伤害。但是,他们没有回头,秉承赤胆仁心,尽付平生所学,挽疫情狂澜于既倒,扶生命大厦于将倾……终于,赢得了与新冠病毒决战的阶段性胜利,迎来了今天的凯旋。

  列宁说过,忘记,意味着背叛。无论时过境迁,我们都必须牢牢记得:医生为我们拼过命!请永远记住,是逆行的他们,为所有国人顶起了一片清朗安全的天空;请永远善待医者,更请加快医疗改革的速度,加重医疗投入的力度,提升全民医保的厚度,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制度,让依法护医的安全屏障,更加坚实可靠。

  唯其如此,我们,才没有辜负医者无畏的付出……(2020-03-17)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