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赞】90后的战“疫”
内蒙古新闻网  20-03-20 08:16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执勤中的樊旭(右)

  李宇进行入户摸底排查

  李智茂排查沿街商户

  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他们不怕吃苦、不畏艰险、勇于担当……

  曾经需要依靠别人的他们,正成为值得依靠的人。不知不觉,我们身边的90后已经长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身处不同行业的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战胜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麻磊:告诉女儿自己在“打怪兽”

  “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责任。”自接到命令以来,回民区公安局攸攸板镇派出所全体民警枕戈待旦,时刻坚守战位。战疫一线的90后民警麻磊坚守疫情防控岗位,他告诉女儿自己在“打怪兽”。

  2月11日上午,攸攸板镇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一妇女在坝口子疫情检测点谩骂工作人员,向工作人员吐口水,坝口子管区民警麻磊与同事迅速出警到达事发现场。

  经了解,该妇女是坝口子村的暂住户,系精神病患者,民警联系到其家人商定将其送往精神病院进行住院治疗。结果在医院体检时,竟发现该妇女肺部有部分阴影……医院要求对其进行隔离,等待进一步检测。而该妇女此时病情发作,辱骂医务人员,拒不接受隔离检查。“如果任由她此时离开,极有可能造成疫情传播的严重后果,而请求防护完备的处突分队来处置,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麻磊告诉记者,他和同事不顾个人安危,迅速控制住此人,之后一遍遍对其做疏导工作,最终成功将该妇女送入隔离病房。

  为了保护派出所其他民警和自己家人的安全健康,在该妇女核酸检测结果还没出来之前,麻磊和同事进行了自我隔离,被安排在回民区一宾馆内暂住。他的妻子在得知情况后,并没有什么抱怨:“你在里面安心休养,我和女儿等着你平安回家。”而两岁的女儿不断在视频中询问:“爸爸去哪儿了?爸爸去哪儿了?”他只能笑着说:“爸爸去打怪兽的,很快就会回来的。”

  幸运的是,该妇女核酸检测均为阴性。隔离4天后的麻磊又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由于攸攸板镇派出所辖区片大、面广、卡点多,民警们白天入户走访摸排,晚上在执勤点检查登记。加班晚了,民警们就在办公桌上热桶泡面、喝点热水,把被褥搬到备勤室睡上一觉,第二天继续投入工作。“很多朋友问我当时有没有后怕,我只想说,民警的职责就是保卫人民,疫情面前,我们绝不会后退!”麻磊说。

  李智茂:手绘平面图掌握商户动态

  在玉泉区各街道乡镇,到处都能见到戴着红袖标的志愿者,他们昼夜奔忙、不辞辛苦,像战士一样忙碌在疫情防控前线。在志愿者队伍中,有这样一位90后,他就是内蒙古兰辰活动策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智茂。

  “您好,请您出示身份证,我给您测下体温……”疫情期间,李智茂每天重复最多的就是这句话。社区防疫工作繁重且琐碎,每一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像陀螺一样忙的停不下来,每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一干就是20多天。李智茂告诉记者,说不累是不可能的,但看到大家都在为防控疫情做着自己的努力,自己也不能掉队,要始终坚守90后的担当。

  在五塔北街社区,李智茂主要负责社区所辖商户的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商铺疫情防控工作计划及统筹安排、入户信息登记、外来人员隔离登记、隔离人员生活需求保障等。在对外来人员下达居家隔离观察通知书时,他内心也非常忐忑不安。李智茂告诉记者,在接触一家从湖南回来的商户时,因为他们离湖北较近,在下达居家隔离书后,自己不由得担心起来。当发现对方也处于不安焦虑状态中时,李智茂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要给予外地返呼人员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从那以后,他认真询问隔离人员的需求,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坚持每天上门了解情况,给隔离人员送去水果蔬菜,帮他们扔垃圾、交电费,确保做到隔离不隔“心”。

  为了更好掌握商铺的情况,疫情期间,李智茂当起了“策划师”,他亲自设计和绘制了大盛魁商业街、中华美食街、小召前街、五十家街到六中初中部等全部商铺分布平面图,一目了然商户的分布情况、返呼情况和营业状态等。顺着这张平面图走,他每天排查商铺近300家。同时,他还设计了商户信息排查表,向社区推广使用,为全面掌握该区域商铺情况以及疫情期间动态提供了数据支撑。此外,他还编制了《关于优化入户信息录入、简化填写流程的修改意见》,总结了《线下客服规范性、标准化社区服务用语》,为该社区在复工后做好线上服务提供了很大便利。在做好志愿者的同时,他还不忘献上爱心,向有关防控卡点捐赠52瓶84消毒液、40箱方便面、18箱牛奶、1箱薯片、1箱橘子等物资。

  樊旭:一家三口的特殊春节

  “您好,请配合测量下体温,每天出门必须戴好口罩、做好防护……”22时许,赛罕区城管局一大队樊旭依然在小区门口执勤。

  樊旭是一名城管队员,也是一名新晋的90后父亲。因担心自己在外面执勤回家携带病毒,樊旭让妻子和刚满3个月的孩子在老家居住,只身一人留在呼和浩特坚守岗位。小区出入检测、消杀重点场所、街头巷尾疫情宣传……他和同事们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樊旭告诉记者,因为现在家中只有一个人,回家晚点也没事儿,自己便主动上起了夜班,有时时间紧任务重,晚饭简单吃上一口就出发了。他在零下十几度的户外,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防控疫情工作之余,樊旭才能抽出时间和妻子孩子视频通话,穿戴着制服帽子口罩的他脸冻得通红,引得孩子嘎嘎笑。看着屏幕对面的亲人,不仅樊旭分外想念,妻子也经常声音哽咽。

  “这是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后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最特殊的春节,我媳妇特别不容易,主动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我才能全身心投入到防控疫情工作中来。”樊旭告诉记者,当妻子知道一线的同事防护用品供应不足时,第一时间托人送来了200个口罩、两盒手套、3件防护服,她也想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李宇:保障群众无风险办理业务

  李宇是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险核定稽审中心的一名窗口工作人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作为一名90后共产党员,李宇立刻奔赴工作岗位,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各项社会保险业务正常运行不停滞,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了人社业务“不见面”服务。这就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走上岗位,及时有效准确地为各参保单位和群众提供便捷无风险的经办服务,而李宇就是其中一员。

  2月3日走上工作岗位时,正值疫情爆发关键时期,李宇和同事除了要做好自我防护,同时还要做好办公室的消杀工作。上班时间开始后,热线电话接二连三地响了起来。面对参保单位和群众打来的咨询电话,李宇及时接听并做好记录。与此同时,他还要对热线电话上提交的业务和网上申报的业务进行及时审核处理。一天下来,李宇平均要接听100多个电话,审核业务300多条。忙的时候,一上午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

  “受疫情影响,参保单位暂时无法复工,于是社保业务如何办理、是否会错过审核期等问题受到普遍关注。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确保参保单位无风险办理业务。”李宇说道,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积累一些养老、医疗、失业方面的业务知识,尽力帮助群众解答问题。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李宇还在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主动参与社区夜间值守、入户摸底排查工作。有天夜里,首府气温骤降,室外温度达到零下12度。看到李宇冒着寒风值守在岗位上,附近一商店店主特意送来了两杯热奶茶,并对他说;“同志,喝口热乎的奶茶暖暖身子吧,天太冷了。”“谢谢您,疫情期间你们也不容易,不能让你们破费了。”面对对方的暖心之举,李宇尽管婉言谢绝了,但是他的内心却很感动。

  就这样,李宇一直没有停歇,直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他又及时回到了原工作岗位,每天在窗口接待办事群众并对社会保险网上业务进行审核。(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张学博记者郝儒冰刘 睿)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