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病例越来越少,死亡患者越来越少”,“感觉离胜利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仁和医院连续奋战了40天的刘丽菲,在她的战地日记里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刘丽菲是包头市国药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医生。1月28日,作为包头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奔赴前线,至今依然坚守在一线。
1月28日晚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时,刘丽菲被当时的场景震撼到了。“天河机场全都是人,生怕自己会走丢”。这些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机场的电视上播放着新闻:“全国各地支援湖北的6000名医务人员今日抵达天河机场”。来时的不安顿时平静了很多,感觉自己不再孤单。
到达荆门后,她与4名同事被分到了京山市。随之而来的忙碌,让她很快忘记了想家、忘记了害怕。两天的时间,仅穿脱防护服,每个人最少练习了30遍。为了改善条件,队员们都变成了“发明家”。医院不能洗澡,从酒店联系在楼下开洗澡间。没有鞋套,用保鲜膜、保鲜袋代替。防护服密封不严,就一层一层地缠上胶带。仁和医院是一家被临时改造的隔离医院,在她们与当地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从第一个患者入院到开放七个病区,只用了两周时间。
刘丽菲到达湖北的时候,正赶上疫情的爆发期。她所在的医院里,也有患者去世。半个月里,她无法看任何有关疫情的新闻。《吐槽大会》、《欢乐喜剧人》、《王牌对王牌》,之前没有看过的喜剧节目成了那段日子里的陪伴。老公在电话里告诉她说家里啥事没有,你就照顾好自己就好。可是她却莫名地想念每天因为刷碗都会吵架的日子。她最不能听见的是孩子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了。”
虽然在一栋楼里工作,但5个同事也很难见面,多数时候只能通过微信交流。要是在病房交接时候碰上了,会异常兴奋。她和同事马静的交流是最多的,俩人在医生工作区,一起看“病毒性肺炎”的肺CT,讨论病情,一起一版一版地学习《诊疗方案》。
半个月后,刘丽菲盼来了第一批患者出院。在她的记忆里那天天气特别的好,天那么蓝,阳光那么明媚,气温那么暖。和11位患者道别的时候,她既激动又感动,那是她到湖北后最开心的日子。患者们不能拉医护人员的手,便深深地九十度鞠躬向她们表示感谢。有的出院患者要求献血,捐献自己的抗体,救治更多的人。有的要坚决留下来,帮医院打扫卫生,不到最后一个患者出院不离开。从那天起,她终于可以看疫情报道,可以和朋友聊天,可以和别人讲述她在湖北的日子了。
一个月过去了,一批又一批患者出院,每天关注着疫情数字的变化,她开始庆幸她是这场战疫的参与者。她说,“医生也是普通人,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我们都经历了痛苦和成长。”(记者贾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