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荆楚大地上的“萨日朗”
内蒙古新闻网  20-03-21 07:4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在我区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伍中,有一支成建制的专业护理团队,不久前,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支队伍就是内蒙古江汉方舱护理队。

  “草原儿女心向党,共克时艰必凯旋”。2月4日下午,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来自全区8个盟市27个医疗单位的100名护理人员,在1名领队和1名联络员的带领下,坚定必胜的信念,踏上了驰援武汉的漫漫征途。

  这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护理团队,80后和90后占比95%,平均年龄31岁,由蒙、汉、回、满多民族组成。

  “如何团结带领这支年轻的队伍高效地运转起来?”在飞往武汉的飞机上,队长闫蕾反复思量。

  党旗在哪里,战斗力就在哪里!到达武汉后的第二天清晨,闫蕾就召集大家开了一个动员会。动员会上,医疗队组建了临时党支部,闫蕾给她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内蒙古援助武汉护理尖刀队党支部。

  于是,41名党员与4名入党积极分子成为了队里的中坚力量。经过一天的内部院感培训后,队员们整体入驻武汉第一批开舱的江汉区方舱医院,开启了紧张而忙碌的护理救治工作。

  武汉对于大多数队员来说,都是陌生的,想象中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如今却是如此的安静沉默,让大家心痛不已。“我们一起努力,让这里的一切都快点好起来。”闫蕾动情地说。

  穿上防护服,几乎看不清每个人的脸。为了便于识别,队员们在帽子或防护服上写上了“内蒙古”和自己的姓名,一些活泼的队员干脆以牛肉干或烤全羊代替内蒙古,平添了几分北疆草原的豪迈气质。

  方舱医院患者多,工作强度高、压力大,队员们不仅要忍受防护服的闷热还得克服水土上的不服,一天下来身心俱疲,但队员们默默坚守,没有一个叫苦退缩。

  “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这是闫蕾的口头禅,她几乎每天都要和队员们反复强调。“作为队长,返程的时候,我得把你们一个不少地带回家。”在她心里,大家一起安全返回家乡,才是真正的凯旋。

  为了让队员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闫蕾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完善院感防控每一个细节、修订队员值班制度,从最初的4班4组调整到后来的4班6组。

  张宇是90后,来自内蒙古中医医院。一个班6个小时,她和搭档要照顾40名患者。“我们两个人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在患者之间旋转。”一个班儿护理下来,全身早已湿透。

  摘下口罩,对着镜子,张宇的脸上现出深深地印痕,“看来平时还是吃的多,皮这么厚……”尽管疲惫,但活泼乐观的张宇还不忘与队友们开个玩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看着患者由刚来的愁眉苦脸到痊愈时的满脸微笑,看着方舱医院一天天的变化,我的心里时常会涌上些许感慨。”来自内蒙古妇幼保健院的郭佳妮,也是一名90后。

  当第一次看到被病毒折磨的患者向你露出笑脸、向你竖起大拇指,当第一次听到患者向你说声谢谢,当第一次收到患者“你离我远点,小心传染给你”的微信……郭佳妮说,在方舱医院,有太多的第一次让她难忘,让她感动。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等武汉好了,欢迎你们常来看看!”在队员们的科学施治与精心护理下,患者们陆续痊愈出院,纷纷表达谢意。队员们也热情邀约:“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们一起看草原。”

  历经一个多月的“战斗”,内蒙古江汉方舱护理队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她们所护理的506名患者无一人转成重症,全都痊愈出院,队员们也无一人感染。

  一个多月以来,承载着草原人民的深情嘱托,队员们如同盛开的“萨日朗”,绽放在荆楚大地上,以她们火热的真情,为武汉人民献上了吉祥与安康。(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文强)


[责任编辑: 杨晓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