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未辨的羊肉卷——鲁先生消费维权记
内蒙古新闻网  20-03-23 22:19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前些天,鲁先生一直因为一卷冻羊肉闹心。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1月14日,他去呼和浩特市内一家商业广场的大型超市备年货,其中包括一卷冻羊肉,花了149.97元。采购忙活了一下午,年货算是准备停当,羊肉卷直接冻在冰箱里。3月3日,一家人准备热热闹闹涮顿火锅。支起锅,备好料,那卷解冻的羊肉切片下锅,动筷子一尝,全家人一下子没了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口感如此丝滑”,鲁先生的女儿蹦出这么一句。“当时就是感觉这羊肉不对劲儿,剩下多半卷肉也没再切”,鲁先生对记者说。

  第二天一大早,鲁先生拨打12315举报电话进行投诉。之后的一两天里,鲁先生购物所在地的市场监管所里的工作人员几次联系鲁先生了解情况,并让鲁先生等消息。又过了大概一周时间,市场监管所通知鲁先生3月17日下午到超市进一步处理。鲁先生当时心想,应该能有个说法,“毕竟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可接下来的事情并不像鲁先生想像的这么简单。消费者、销售方、市场监管部门三方见了面,消费者鲁先生想证明自己购买的羊肉卷存在质量问题,希望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去检验。销售方则认为,鲁先生即使把羊肉送检得出了检验报告,他们也无法认同。理由是,鲁先生1月份购买了羊肉卷,3月初才进行投诉,且没有证据能证明鲁先生拿来的多半卷羊肉就是他们售出的,其次该商品已经开封,没法证明剩下的商品是原厂生产的。销售方表示,如果鲁先生选择送检同类同批次的整卷羊肉,检验结果他们肯定承认。“检这卷没用,检同批次的又没有,而且送检又花钱又贴时间。本来想维个权,也能给别人消费提个醒,结果,真有点骑虎难下。”鲁先生一想,又犯愁又气恼。“不打开包装,我怎么能发现食品问题,打开了包装,又拿不出证据证明商品是原厂生产。”

  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在场表示,因为消费者和销售方在送检样品方面存在争议,如果双方可以调解最好,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建议双方走司法途径解决。

  “如果来送检的食品包装或酒水饮料已经开启,检测机构就没法判断其中的产品是否为原厂生产。”内蒙古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主任郑玉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3月18日下午,鲁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超市已经找到自己并达成了调解协议,也告知了市场监管部门结果,自己还在超市事先准备好的一份协议书上签了字,上面写着:因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不佳,决定对消费者进行一定经济补偿。鲁先生说,补偿金额是羊肉卷售价的10倍。

  羊肉卷的真假最终还是没搞清楚。鲁先生对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说,他拿着这一千多块钱,心里五味杂陈。(记者 舒雨 刘芳)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