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春暖处 莫负好时光
内蒙古新闻网  20-03-24 08:1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健身爱好者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练习轮滑。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磊摄

  游客在内蒙古博物院参观。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磊摄

  市民在放风筝。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孟和朝鲁摄

  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讲解员通过网络进行线上直播。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磊摄

  小朋友在户外嬉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孟和朝鲁摄

  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工作人员清理门前卫生,准备接待游客。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怀特乌勒斯摄

  内蒙古新华书店工作人员对书架进行消毒,确保读者购书安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于涛摄

足球爱好者在进行笼式足球比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孟和朝鲁摄

  春分已过,大地吐绿。天气回暖驶入“快车道”“,吹面不寒”的微风轻吻着花草树木。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各类公园、文化体育活动场馆、博物院开门迎客,一直宅家抗疫情的人们以各种方式享受着这个特殊的春天。

  看,公园湖面那人与树木相映成趣的倒影,图书馆里那一双双凝神阅读苛求知识的眼睛;听,体育馆里那一声高过一声的“加油”,展览馆展厅智能机器人的讲解和导引……截止3月20日,全区共开放1700余家文化场馆,其余场馆也将有序恢复开馆。在珍贵的春日时光里,人们在运动中锻炼体魄,在书香中浸润心灵,在文博场馆培养博雅品味。

  与此同时,在观众的热切呼应下,内蒙古一些文化场馆“试水”线上服务。内蒙古图书馆文化服务不打烊,在线上提供数字资源80T;内蒙古博物院的讲解员小姐姐们直播不带货,给观众们跳起了民族舞蹈,带领观众在线“云探国宝”;内蒙古展览馆在线上推出一系列“传统工艺大课堂线上课程”和主题展览……这种互动感强、受众面广的新模式,增加了文化交流的亲切度。

  春暖伴花开,疫退愁云散。行动起来吧,不要辜负人生中的每一次春暖花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丹)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