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防线上的“疫”路坚守
内蒙古新闻网  20-03-24 15:28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张巍在检查台工作

  “您不用担心,我们……妈!不跟您说了,有飞机快落地了,有时间给您打电话!”仓促地挂断电话,包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于北京T3-D专区助勤的90后移民管理警察张巍穿戴好防护装备走上工作岗位,电话那头母亲马秀华的心不由自主地揪了起来。

  近期我国防疫的主要任务已经由防止内部扩散转为防止外源输入型传染,为此,北京市政府取消原来首都国际机场T2、T3-E航站楼和大兴国际机场的入境航班,所有抵京入境航班旅客查验工作均由T3-D专区承担,现日均客流量已达到7千余人次,边检机关成为防止外源输入型传染的第一道防线。

  国外疫情大面积发生后,在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执勤二大队助勤的包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张巍主动报名前往抗击疫情一线,经上级批准,张巍成为第一批正式进驻T3-D专区现场支援民警。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张巍开始并没有将此事告诉家里,后来经过父母反复询问后张巍才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没事的,不危险,我们防护很到位,再危险的任务总要有人去执行,这是我的职责。”电话那头传来儿子乐观而坚定的声音,马秀华妥协了。

  每次和儿子通电话,她都不忘问清楚儿子第二天上勤的时间,估摸着儿子下勤了,她的电话就会追过去。有时碰上儿子忙起来没接,马秀华就会陷入无尽的担忧中。每当一接到家人的电话,张巍总是刻意地调整一下情绪,笑呵呵的跟家人拉家常让家人听不出丝毫的疲惫。“只有这样她们的担心才会少些。”张巍说。

  对张巍而言,每次登上检查台工作的几个小时就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每天清晨,张巍都会走进更衣室戴上口罩、手套、鞋套和护目镜,套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为了防止执勤过程中手腕、小臂暴露在外,他会在防护服的袖口裹上厚厚的胶带将袖口与手套固定,密闭的防护服闷得让人窒息,要大口呼吸才能缓解。

  由于防护服稀缺,穿上之后就基本不会轻易脱下来,他为了防止工作时内急就尽量不喝水,但又要保证对每名旅客的信息询问,长时间不喝水又不停讲话导致声音沙哑、嗓子干痛。同时,他在精神上也必须要高度集中,保证录入信息准确无误,确保每名旅客信息真实有效,防止漏管漏控,一旦出现微小的差错就可能造成疫情防护的重大风险。

  一趟勤务执行回来,脱下防护服的他已经精疲力竭、浑身湿透,手脚被汗水泡得肿胀,脸上深深的勒痕很久才能消散。

  深夜,机场上空的航行灯依旧灿若繁星,张巍躺在床上看着新闻报道中逐渐减少的确诊病例和与日俱增的治愈人数,再多的疲惫也顿时消解了。

  身穿藏蓝色警服,手握验讫章,坚守国门的第一道防线,用自己的行动点亮警徽,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这就是包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张巍的故事,也是无数边检战友并肩战“疫”的缩影。(记者 安吉斯 通讯员 党帅)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