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胸前的党徽在“疫”线上熠熠生辉
内蒙古新闻网  20-03-24 17:14  【打印本页】  来源: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纪委监委网站

  口罩、党徽、红袖标、扩音器,这是王君每天的工作标配;排查走访、小区值守、防疫宣传、汇总上报...这是王君每天的工作内容。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阿荣旗那吉镇道西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君带领社区团队成员主动拧紧工作“发条”,主动化身为一个个停不下来的闪动“陀螺”,他们辛勤工作,默默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基层共产党员、社区工作者的不平凡的人生风采。

  安全防控的组织员

  “张大爷,口罩要带好,注意个人防护呀,没有必要不出门,回家记得洗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刻不容缓。王君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随访路上、坚守在小区门卫登录信息、挨家挨户摸排辖区外来及返乡人员情况......她以身作则走在防疫的最前沿,处处为大家着想,把危险留给自己。她不舍昼夜连续奋战从不喊累,大家称她是“铁娘子”。

  防疫工作期间,王君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将道西社区原有的10个网格合并为5个大网格,将社区干部、医务人员、旗直部门下排的网格员、镇包街干部、青年志愿者合理分配到各个网格,并组织带领大家从正月二十九下午开始到大年三十下午,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完成了对辖区3600户居民的第一次拉网式走访排查工作,梳理、掌握了外来返乡人员的基本信息情况。

  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百姓无小事,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努力为居民服务。”王君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开展拉网式排查、入户登记外返人员时,王君再三叮嘱大家要重点关注、了解社区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孙金修有四级听力残疾,患有肝硬化,老伴有智力障碍,均年过七旬,靠低保生活。防疫期间,道西社区网格员轮流上门照料孙金修老两口,为老人送去米面油,关心他们的生活。80多岁的刘贵玲老人,由于疫情原因,儿女在乡下回不来,社区网格员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和包好的饺子,贴上自己的电话号码以备不时之需。独居老人周玉翔无人照料,社区网格员自觉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代买代办必需品,嘱咐他没事待在家里不要外出。

  68岁残疾老人崔桂江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有一次老人自己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她得知后立刻带着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走街串巷、想方设法找到了老人,并第一时间通知他的家人,并及时安慰其家人,表示老人由社区负责照顾。同时,她及时协调为老人解决了吃住问题。当得知在家隔离人员徐丽华没有生活物资时,王君就派网格人员为其采购用品。为准确、及时监测返乡居民体温情况,她主动送去体温计。正月十五,她去超市为5户居民买了元宵,并亲自送到家中。.......

  健康家园的守护者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从腊月二十九至今,王君每天工作近14个小时,早晚到所辖各小区、各巷路口查看防疫情况;在夜风中进楼房、入平房了解防控工作。她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给想外出的居民耐心讲解当前疫情的严峻性,号召大家积极配合政府抗击疫情。

  自古忠孝难两全,疫情防控期间,王君的母亲患重病刚刚做完手术,需要她的关心和照料,她却没有时间去陪伴,因为她的心里装着群众,群众的安危大于一切。挂断家人的电话,她就噙着泪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常讲:“在这场防疫战中,大家都是参与者,没有人是旁观者,个人得失不算什么。”

  2月3日晚途经武汉回来的居民张某由于和家人闹矛盾,私自去宾馆住宿。得知此事,晚上8点多钟,王君与镇包街领导亲自上门进行劝导,将张某安抚回家进行自行隔离。由于多日连续奋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社区四名女干部相继出现感冒、身体不适等症状,王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安抚她们在家安心养病,劝说他们只要养好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为劝导居民尽量少外出、不外出,王君坚持线上广播,线下带领大家利用小喇叭、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在辖区内周而复始地进行宣传。

  “上午,组织党员捐款4380元、3名志愿者献血2200cc;下午,和社区网格员一起对辖区外返人员进行入户走访...”3月16日,王君把当天的行程一一记录在工作日志上。

  “有王书记在,我们很安心”。在社区干部眼里,王书记是他们的主心骨;在群众心里,她是社区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守护人。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疫情当前,王君用镌刻心底的为民情怀、逆风向前的责任担当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义无反顾地行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为道西社区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固、暖心的健康安全防线。(常海霞 吴志凌)


[责任编辑: 杨晓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