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售物资实诈骗 失去自由十一年
内蒙古新闻网  20-03-24 21:59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3月18日,全国法院第十四期“现在开庭”全媒体直播活动聚焦一起巨额防疫物资诈骗案件。达茂旗人民法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郝某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责令被告人郝某退赔4名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对作案工具手机两部依法予以没收。

  2020年2月,郝某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对紧缺防疫物品需求较为迫切的心理,在没有口罩、测温枪货源的情况下,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口罩、测温枪等防疫物资的虚假信息,骗取武某某、乌某某、龙某、李某某购买口罩或测温枪的钱款,共计人民币91万余元。郝某将绝大部分诈骗所得用于网络赌博挥霍。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郝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假借销售疫情防控物资的名义,利用电信网络多次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从重处罚。鉴于郝某归案后如实供述所犯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且系初犯,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法院根据其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宣判后,被告人郝某当庭表示不上诉。

  据悉,当天的全媒体直播活动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现场》栏目、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联合举办,光明网、央广网、央视移动网、国际在线、中青网、法制网等50余家媒体、平台参与,网民观看量达1800万。(记者 李亚强)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