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疫”中的感动|让人们都能吃上那口惦念已久的热干面……
内蒙古新闻网  20-03-27 16:5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在这场全国人民参与的疫情阻击战中,总有一些铿锵的话语让人感动,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令人泪流满面。在疫情的攻坚时刻,他们扛起了责任,披上了战衣,义无反顾地为了生命和爱战斗。他们是这场战“疫”中的最美逆行者,是城市中的平凡英雄。为了铭记这些英雄的故事,3月16日起,内蒙古新闻网新媒体联合天津津云、央视频、中国日报网、长江云、长城新媒体、黑龙江日报新媒体、红网、大河网、华龙网、中国甘肃网、云南网、正北方网、云上恩施、杭州网、胶东在线、厦门网、金羊网、宁夏新闻网等全国各省市新媒体,共同发起“中国战‘疫’中的感动”主题报道全国联播活动,共谱“群英谱”,致敬“逆行者”。

  共集“群英谱”致敬“逆行者” “中国战‘疫’中的感动”全国联播活动启动

   96岁的潘桂芳崔树德夫妇捐出10万元

  “我们都是吃过苦的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96岁的潘桂芳崔树德夫妇心系疫情,他们拿出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10万元现金捐赠给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用于疫情防控工作。白发映丹心,未敢忘忧国。“现在国家有难,我们希望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天津市胸科医院呼吸与重症二病区主任史东升

  “来到病房,我心里才踏实!”天津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天津市胸科医院呼吸与重症二病区主任史东升作为医疗专家组组长,与同事们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克服了药品缺、条件差等困难,奋战在武钢二院救人一线。“不看病人的话,一些救治方案就不好处置,只有亲自和病患交谈,了解他们的情况,心里才会有底。”

   河北省廊坊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谭振钊

  “作为一名军转干部,牢记战役打响、冲锋陷阵就是使命担当。”谭振钊, 2017年转业任职于河北省廊坊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2019年借调至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工作。2月6日,他作为中央指导组社区防控组成员出征武汉,负责社区防控组联络员工作。“相对于一线医护人员,我们是后方,任务就是控源隔离、减增量。通过加强防控,降低居民患病概率,给前线减轻压力!”

  甘肃省人民医院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司秀晶

  “武汉,我们来了。”甘肃省人民医院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司秀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主动请缨奔赴武汉。飞机降落在天河机场那一刻,她心里翻滚:“不管我们是谁,不管我们来自哪里,我们都有一个初衷,就是让这场疫情尽快过去;让武汉恢复往日的风采;让大街上像以前一样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让家家户户都有爽朗的笑声从窗户传出;让人们都能吃上那口惦念已久的热干面……”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办主任洪志伟

  “没能赶回老家见父亲最后一面,相信老人家会理解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办主任洪志伟大年初四到岗后,一直没有休息过。88岁的父亲去世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深意。

  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室医生麦聪

  “ECMO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团队的战斗。” 2月20日起,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室医生麦聪便负责广东医疗队荆州市中心医院危重症救治中心ECMO(俗称“人工肺”)的协调处理工作。在过去的18天里,他是病人眼里不停大声鼓劲的“麦医生”,他是合作伙伴眼里非常较真、直言不讳的“麦教授”,他还是荆州医生眼里凌晨3时还在群里讨论病情的“拼命三郎”。

  更多感动故事回顾

  第一期:中国战“疫”中的感动|一袭白素衣,一双纤纤手,一颗炽热心!

  第二期:中国战“疫”中的感动|危险是肯定危险,但国家有难了,我不冲锋谁冲锋?

  第三期:中国战“疫”中的感动|纵使力量微薄 也要全力以赴

  第四期:中国战“疫”中的感动|疫情不退我不退!卯足干劲,坚守到底,直到迎来胜利的曙光!

  第五期:中国战“疫”中的感动|只要我在,我第一个上!

  第六期:中国战“疫”中的感动|选择学医,就注定了我们不一样,穿上白大褂,就要冲在最前线!

  第七期:中国战“疫”中的感动|我相信过世的父亲会支持理解我的选择,我不想当一名逃兵!

  第八期:中国战“疫”中的感动|延迟婚期,等战疫结束,再来做最美新娘

  第九期:中国战“疫”中的感动|那个24小时“在线”的他,倒下了……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