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牧业演绎精彩华章
内蒙古新闻网  20-03-30 13:31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今年,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农牧业,通过持续优化供给结构、持续强化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供给质量,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为农民稳定增收、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产业支撑。

  持续优化供给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进一步明确奶业、蒙中医药、瓜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围绕种养加销各环节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实现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粮经饲统筹、稳粮增效,减籽粒玉米,增青贮玉米,扩大特色种植规模,积极融入全市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和百亿级蒙中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种养加一体、提质增效,突出抓肉羊产业,大力发展奶业经济,推动伊利、蒙牛乳肉加工项目落地见效。林草果结合、多元发展,推动“塞外红”苹果基地、元宝枫能源林等建设,实现果、木、苗、花、林下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产业融合。搭建载体,建设农业产业强镇(街)和农牧业产业园区,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融合主体,积极发展“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中大型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融合业态,推动“农业+”对接中央厨房、文旅教康养、会员农业、数字农业、可视农业等,“接二连三”拉长产业链条,打造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产业集群核心区。

  持续强化供给能力。稳定粮食生产。充分研判疫情对备春耕和粮食储存、销售的影响,一方面备好春耕,积极应对疫情,坚持两手抓,保障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另一方面卖好余粮,切实解决“进村难、卖粮难”问题,避免气温回升导致坏粮,确保人流、物流通畅,余粮销售顺畅,回笼资金。抓好肉奶产品供应。积极融入全市科尔沁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和“八大体系”建设,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巩固发展生猪养殖,培育蒙鑫“科尔沁羊”产业不断壮大,支持加工企业扩大产能,力争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围绕奶业振兴战略,充分发挥蒙牛、伊利、现代牧业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建设蒙东及东北地区优质奶源基地。壮大绿色果蔬产业。以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为依托,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示范区和专业原料生产基地,打造连接京津冀、辐射东三省的蒙东地区绿色有机果蔬等农产品直供产业链条。

  持续提升供给质量。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创建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实施标准化种植8万亩以上、标准化养殖牲畜3万头只以上。强化质量追溯管理。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加强监管体系、质检体系、执法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三品一标”管理,建立健全覆盖全过程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品牌创建。依托我市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行动,加快推进塞外天润羊肉、湛露温泉小分子矿泉水、二号香瓜等加入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实现高端发展。(张晶晶)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