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重心意更重文明新风尚
内蒙古新闻网  20-04-03 15:08  【打印本页】  来源:《文明准格尔》微信公众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总会加重人们对先人的思念,并以各种形式来表达缅怀追思之情。不过,今年的清明节不同以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战”与“大考”仍在进行之中,所以,多部门联合发出安全文明祭扫倡议书,就是提醒人们要认清形势,摒弃不文明陋习,把安全文明记在心上,弘扬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

  其实,无论是采取何种祭祀方式,都是缅怀先人。虽然烧纸钱、放鞭炮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但也是在过去那种较为落后环境下,人们只能采取这种单一的形式,不但污染环境,还存在不小的火灾隐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完全可以对祭祀方式进行时代的创新与变革,通过鲜花、网络也可以寄托哀思,可以进行清明礼拜,从而也避免了人群聚集。心诚意自达,清明祭扫不应该拘泥于传统不放,这与封建迷信活动有本质上的区别。只要内心真诚,通过新时代的文明方式,同样能够把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传承下去。

  清明祭扫虽属于私人活动,但会产生公共影响,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准。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带头绿色祭扫,用实际行动为文明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这才是在新时代过好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曹敏)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