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云祭祀 文明过清明
内蒙古新闻网  20-04-04 08:3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时值一年春草绿,又逢清明祭扫时。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有些不同,为巩固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我区大力倡导通过网络祭扫、代理祭扫、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寄托哀思,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平安、环保的祭扫观念。

  日前,自治区民政厅发布通知,要求清明节期间暂停组织集体公祭、集体告别、骨灰集中安放等群体性聚集活动,鼓励通过网络祭扫、代理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寄托哀思,以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

  3月30日,呼和浩特市云祭祀平台正式上线,为清明祭扫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天安堂、安佑园等12家陵园入驻,支持线上祭祀、祭祀预约和电话咨询。连日来,不少市民通过云祭祀平台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

  呼和浩特市人王世平现居北京,每年清明节都要回来为父母祭扫,如今他成了呼和浩特市云祭祀平台的第一批体验者。他说:“疫情当前,我们这些身在异地的人,通过这个平台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很方便。”

  云祭祀平台功能简单易操作,扫描二维码进入平台后,找到亲属所在的墓园,可选择送花等方式完成虚拟祭扫,还可以留言寄托哀思。截至目前,已有5000多人通过这一平台进行线上祭祀,3000多人进行了祭祀预约,越来越多人成为这种祭扫方式的践行者。

  为做好今年清明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扫工作,自治区民政厅还设立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并在节假日期间安排专人值班。各盟市民政部门也成立了清明节祭扫工作专班,执行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便于及时了解掌握祭扫人数和情况。

  民政厅通知要求各地严格限制出入殡葬服务机构祭扫人员流量,采取公布预约电话、开通预约祭扫服务、分期分批错峰祭扫等多种形式做好祭扫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

  现在,各地殡葬服务单位正在按照要求对入园祭扫人数进行管控,市民进入殡葬服务机构需提前预约和实名登记,进入人员在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后方可进入。

  自治区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的关键期,我们会有序推进和加强清明节祭扫服务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