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我脱贫】挺进陌生领域,我打起十二分精神
内蒙古新闻网  20-04-07 22:0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讲述者: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西孟家段村王品玉

  我叫王品玉,今年61岁,是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西孟家段村的村民。

  前些年,我和老伴儿侍弄家里的6 亩3分地,种些玉米过活。刨去成本,一年下来也挣不上几个钱。后来,老伴儿又得了心脏病,常年看病吃药的费用更是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屋漏偏逢连阴雨,我们老俩口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因为没钱修,逢雨必漏。

  2017年,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底,政府协调精准帮扶资金为我家购买了两头基础母牛,我这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了养殖户。面对这个陌生的领域,我打起十二分精神,积极学习养牛知识,经过精心饲养,两头牛变成了现在的三头,我还卖出了三头牛犊。现在光靠这三头牛,每年纯收入就能达到1.5万元左右。有了稳定的收入,我感到日子有了奔头,也不像原来那么消极地对待生活了。

  好事儿一件接着一件。我老伴儿享受到了健康扶贫政策,看病能报销,还有送医送药政策,我们感觉负担轻了许多。2018年,在村党支部书记李春的协调下,村里党员捐款,给我家铺上了彩砖瓦。现在这房子不仅干净整洁,而且再也不漏雨了,住着也安全。此外,家里的院子也没闲着,在村“两委”的建议下,我开始发展庭院经济,种植红干椒,一年下来也能收入3000元左右。日子一天天变好,老伴儿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我也感到高兴。

  今年年初,听说村里的种植合作社计划为脱贫户托管土地,种植甜菜等经济作物,实现集中经营。由合作社垫付前期投入,负责田间管理,收成归我们所有。我算了一笔账,土地托管后,保底收入是700元一亩,一年下来能赚5000多元,比自己种玉米划算多了。此外,托管政策也能解放我们的双手,让我安心养牛之余还能出去打工,这就又多了一份收入。想到这儿,我立刻动身去了合作社,签订了托管协议。(记者李晗)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