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西孟家段村王品玉
我叫王品玉,今年61岁,是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西孟家段村的村民。
前些年,我和老伴儿侍弄家里的6 亩3分地,种些玉米过活。刨去成本,一年下来也挣不上几个钱。后来,老伴儿又得了心脏病,常年看病吃药的费用更是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屋漏偏逢连阴雨,我们老俩口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因为没钱修,逢雨必漏。
2017年,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底,政府协调精准帮扶资金为我家购买了两头基础母牛,我这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了养殖户。面对这个陌生的领域,我打起十二分精神,积极学习养牛知识,经过精心饲养,两头牛变成了现在的三头,我还卖出了三头牛犊。现在光靠这三头牛,每年纯收入就能达到1.5万元左右。有了稳定的收入,我感到日子有了奔头,也不像原来那么消极地对待生活了。
好事儿一件接着一件。我老伴儿享受到了健康扶贫政策,看病能报销,还有送医送药政策,我们感觉负担轻了许多。2018年,在村党支部书记李春的协调下,村里党员捐款,给我家铺上了彩砖瓦。现在这房子不仅干净整洁,而且再也不漏雨了,住着也安全。此外,家里的院子也没闲着,在村“两委”的建议下,我开始发展庭院经济,种植红干椒,一年下来也能收入3000元左右。日子一天天变好,老伴儿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我也感到高兴。
今年年初,听说村里的种植合作社计划为脱贫户托管土地,种植甜菜等经济作物,实现集中经营。由合作社垫付前期投入,负责田间管理,收成归我们所有。我算了一笔账,土地托管后,保底收入是700元一亩,一年下来能赚5000多元,比自己种玉米划算多了。此外,托管政策也能解放我们的双手,让我安心养牛之余还能出去打工,这就又多了一份收入。想到这儿,我立刻动身去了合作社,签订了托管协议。(记者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