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不能成为稀缺品
内蒙古新闻网  20-04-07 22:0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吴桂桃

  唐贞观年间,谏臣魏征在辅佐唐太宗李世民的17年间,经常犯颜直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时时刻刻修正着唐太宗的谬误。魏征去世后,太宗皇帝感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党员干部就要敢说真话、勇道实情。在不少地方,部分领导把下属反映问题当成“捅娄子”,将同事批评建议看作“使绊子”,以或明或暗的手段惩治报复,让许多讲真话的干部很受伤。为避免日后“中暗枪”、坐“冷板凳”、穿“小鞋”,有的干部说话时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有的干部真话不说、实话假说,真事不讲、实事虚讲;有的干部向上汇报工作时,避开不足报喜不报忧,把问题藏着捂着……

  实话实说,是客观行事;实事真讲,是责任担当。不讲真话,道不出真心;不说实情,掌握不了实况。对党员干部而言,更要敢讲真话。向上汇报时,不能让真相蒙在鼓里;同事沟通时,要以诚恳的态度交流;指出领导的过错和缺点时,要策略性地勇敢。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话往往都“不中听”。作为领导干部,也要有敢听真话的勇气和虚心接受批评的心胸。

  天下事物,唯真是美,讲真话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讲真话、献真言,营造出实话实说的良好氛围。在总结工作时,不能报喜不报忧,净说漂亮话,要勇于“亮丑”,主动把问题和不足摆上桌面;在贯彻落实政策时,好的方面固然要提出来,不好的地方也不能“捂盖子”,要及时据实报告,让上级尽早知情,以便及时调整、补充和完善。要知道,知情不报甚至隐瞒谎报,不会把问题变小,只会让矛盾淤积,最终小疾成大病,小问题成大问题。

  以真为荣、做诤言之士,以假为耻、做谔谔之臣。讲真话,是对组织负责的表现。“举棚不避乎权势,犯颜不畏乎逆鳞”。少数干部“唯上是从”,对上级不敢提意见,一味“是是是”,对领导的缺点不敢指出,一味“好好好”。尤其是和领导想法不同时,既不敢发表不同的意见,也提不出有益的建议,造成集思不广益,群策不群力。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坚持真理,正视现实,把“真”字贯穿始终。

  最后,讲真话是党的事业需要,也是人民的热切期盼。真话要当面说,不背后说;敢于当着领导面说,当着当事人面说,敢于在会上说,敢于坦诚客观说,让真实情况摆在台面上。如此,方能帮助他人整改,促进同事团结,优化决策部署,提升决策科学性。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