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
最近一段时间,受疫情影响,不少地方出现了农产品滞销的情况,于是一些县长把目光聚焦于网络,盯上了网络直播卖货。县长直播卖货的模式,不仅成为破解农产品滞销的“快捷键”,也为各地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当县长脱下西装、穿上便装走进直播间的那一刻,他们其实就已经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平日里,一说到县长等党员干部,人们在脑海中浮现的和电视中看到的,基本都是穿着上西装革履,说话时一本正经的样子。直播和电视虽然都是出镜,但直播的双向互动、随时分享、原生态呈现等特色更为鲜明,要求也更高。特别是直播所使用的网言网语和商业话语,显然与官场的那一套并不兼容。如果县长在直播间依然是官场上那一套,网友还能买账吗?滞销的农产品还能卖出去吗?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走进直播间的县长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不仅没有了官话套话,网友们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更是层出不穷。
“宝宝们”“老铁”“所有女生,你们的魔鬼来咯”……为了“带货”,县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努力学习网络的表达和传播技巧,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拉近与网友间的距离,目的就是要把滞销的农产品卖出去。让人欣慰的是,县长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山东省单县的县长直播引来约160万人围观,卖出60万枚鸡蛋,还带动了其他农特产品的热销;曹县县长梁惠民出镜的半个小时里,直播观看量超过160万,售出汉服3000余件,销量较平日上涨了7至8倍。
官员和主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官员们大多收敛起个性、严谨不出格,避免个人太过出名;主播们却需要彰显个性、凸显自我,否则没人能记得住你。所以,很多直播卖货的县长也有疑虑,害怕被人说是“不务正业”“没有一点儿官员的样子”。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就是要为老百姓做事,至于“像不像当官的”一点也不重要,能够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的燃眉之急,就说明官员直播卖货不仅不是不务正业,反而是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
此外,县长不能只在直播卖货时接地气,在平时的各种讲话以及通报中,不妨也少用点儿官话套话,多用些老百姓的话、接地气的话,这样群众才愿意听、能接受、记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