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共乌兰浩特市委员会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盟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乌兰浩特市委书记马焕龙作工作报告。
过去的一年,乌市收获满满。2020年,乌市定下新的发展目标,绘就新的发展蓝图,全市36万各族干部群众将万众一心、砥砺奋进,圆满收官“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乌市将紧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饮水安全,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在“志智双扶”上出实招、想硬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开展工业污染源、原煤散烧治理等专项行动,二水源搬迁工程、“河湖长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等一系列硬核举措将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圆满收官提供保障。
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体国家安全观三方面下功夫,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乌市将厚植生态优势,实施大兴安岭天骄生态文化园项目、重点区域绿化、“百万果树进红城”、归流河东岸生态治理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释放更多生态效益。
在“工业经济5年倍增”计划中,坚持量质并进,支持冶金业、卷烟业、电力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制药业、酿造业、印刷业不断发展壮大,计划实施11个千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为稳增长提供强力后劲。
第三产业将依托万达广场、欧亚购物中心、红星美凯龙、奥特莱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打造辐射“兴—白—齐”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成吉思汗公园配套设施改造提升、洮儿河畔水上乐园二期工程、八百胡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将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新亮点。
面对新形势,乌市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力争招商引资突破百亿元。
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今年,乌市将准确把握城郊型精准、高效、现代旅游农业定位,坚持品质兴农、品位富农、品牌强农,宣传推广“兴安盟大米”品牌,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推广“一田两用、一地双收”;积极推进“牛联体”建设,稳步扩大肉牛养殖规模,推动牛奶产业向中高端延伸;大力发展“诗酒田园”式乡村旅游,努力把百里兴安稻海建设成为多功能乡村旅游样板。
同时,做好农民素质提升与农村环境整治两篇文章,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行动”,试点开展非贫困户“积分争星”活动;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启动编制高根营子、胜利等9个试点嘎查村规划,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示范样本。通盘考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同步推进庭院经济和美丽乡村建设。(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高品质中心城市
作为兴安盟的中心城市,今年,乌市将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施“西提秀城、东进融城、南北拓城”开发战略,建成泰康路、王爷庙街等5条道路,打通红城路、归流河东路等3条断头路,加快火车西站广场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实施好市区旱厕、污水管网改造等工程,根治违法建筑、“三乱”小广告等城市顽疾,确保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打造横向联合、纵向联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施“镇街吹哨、平台发令、部门报到、考核评价”工作法,开展好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把群众关心的问题、烦心的难题吸附在基层、解决在一线。
全面发展教育、文化旅游活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不懈办好民生实事。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决打牢政治根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心走实;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嘎查村“两委”班子建设,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深入整治“四官”问题,全面开展基层“微腐败”大清扫行动,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谭艳丽 滕海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