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车间复工让搬迁户“稳得住”
内蒙古新闻网  20-04-15 16:33  【打印本页】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哒哒哒,哒哒哒……”察右中旗欢天喜地移民小区宽敞明亮的服装加工脱贫车间里,50多名易地搬迁户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着,为坚守一线的社区交通卡口、户外执勤人员缝制防护服。

  察右中旗欢天喜地小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安置了该旗12个苏木乡镇、园区共1358户搬迁居民。

  “我们厂子是2月18号复工的,干了近一个月啦。疫情期间,我们待在家里面没事干,不挣钱,心里着急。复工以来,我每月能挣2000多元,不仅能贴补家用,还能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欢天喜地小区居民冯润芳笑着说。

  疫情发生以来,察右中旗科布尔镇针对防控应急物资短缺的问题,和服装企业联系到了订单,依托脱贫车间服装生产线平台,迅速召集当地易地搬迁户,加紧赶制疫情防控非医用普通一次性防护服。

  在复工准备阶段,欢天喜地移民小区服装加工车间与北京朗森凯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非医用防护服生产加工合同。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赶制出来的防护服主要销往北京市场,剩余一部分捐赠给了企业、社区等。

  “为有效解决易地搬迁贫困户就业问题,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与北京朗森凯服装加工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已经转产生产出防护服10000套,用来支援一线疫情防控,现在我们有机工40名,辅工10名,每人每月工资可达到2000多元,下一步我们还要扩大生产规模,解决100名机工,30名辅工就业。”科布尔镇第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康文俊介绍说。截至目前,察右中旗共有6115户13688贫困人口通过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的方式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技能培训让农闲在家的易地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从事服装加工等工作,拓宽增收渠道,助力精准脱贫。记者通讯员刘恒吴燕燕张莉娜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